余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2154|回复: 4

记忆中的故乡完小

[复制链接]

2047

帖子

4598

威望

795

金币

大学四年级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10周年纪念勋章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7-2-11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属地:浙江
本帖最后由 白鹭 于 2017-2-15 12:12 编辑

记忆中的故乡完小
                                                                  

        故乡的村落变了,几乎又没变。变的是故乡村落的路更宽了、水更清了、村民们的住宅更新颖了;不变的是故乡这个小村庄依然那么亲切,那么安详,还有那不变的记忆。
        离开故乡已有三十多年了,然我每次去故乡发觉与我在故乡那会儿有着明显的不同,儿时的小伙伴或外出打工、或上子女家照看孩子、或在田间劳作……,故乡的村落总显得空荡荡、静悄悄的。
        故乡的村落虽小,一共才40多户人家,但故乡曾经有一所全日制完小——余姚县临山公社跳头小学让我记忆深刻。十里八乡的农家子弟能在这里完成小学阶段的全部课程,对于我们这个偏辟的小村庄来说,实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前不久,有一位在该校一起读书的小学同学邀我去慈溪为她的儿子结婚摄像,席间碰到了我的堂兄谢周南,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在这里偶遇实属巧合。他高兴地告诉我曾在故乡小学教过书的施煜盛、张自华、戚如潮、曹奶君、冯荣芳等五位老师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二位在60年代初,在这所小学毕业,后上浙大、杭大的沈宏伟、谢少华同学相约在了一起,来到了阔别40多年的故乡小学驻地,走村串户看望村里的父老乡亲,参观曾经教过书和读过书的小学遗址,听完堂兄的介绍,我感慨万分,思绪万千……
        临山镇境内的跳头自然村,是个物产丰富,民风纯朴的村落。原先的小学校舍设立在村子中间,它背靠青山面朝江河,是一所比较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主要以主屋、廊屋、后井等房屋结构组成,将近2000个平方,建筑占地面积五亩。1958年,政府将此古建筑规划临山公社湖南小学所用,该校后更名为跳头小学,教学时间长达20多年。小学的开设为周边地区的一大批农村孩子就近读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并为输送大批学生进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奠定了基础。
        我老家就在此古建筑后面,从我记事起,就经常跟着奶奶去学校,因为她是学校的炊事员,每天要帮助住校老师烧饭做菜。当时住宿的几位远路老师要备足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的粮油蔬菜,否则需走5公里用石板铺成的羊肠小道,去临山集市采购。条件虽苦,但老师们都很安心,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传授给前来求学的农村孩子。
        一九七○年下半年,8岁的我也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跨入了这熟悉的校门,教我语文的是新分配工作不久的张自华老师,又是我的班主任,她从一年级开始教我直到小学毕业。
        记忆中张自华老师个子并不算高,一头短发,看上去很清秀,平日里看到她很和善,但一进教室,一副威严的神态就会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因此,小学阶段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学习成果是比较好的。她虽知识丰富,学识渊博,从古到今,无晓不通,但她始终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我们刚读书阶段正处文化大革命,老师教的,我们学的都是余姚地方方言,进入三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张自华老师也是经过短期培训与我们一起边学边教。她对每篇课文上课前备足了课,因此每堂课都讲得生动活泼,有的课文一旦讲得投入,便会手舞足蹈、津津有味,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被她带到课文的情节之中。那个年代,距离学校2公里有一个莫家岭水库,水库中间有一条石板路,每当春天,路的两旁所栽的桃树、杨柳便会显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景象。山上,郁郁葱葱的茶树、果树;姹紫嫣红报春花、映山红,使整个水库碗如西湖盆景,美不胜收。有一次,我们班学雷锋主题班会张自华老师就选择这么好的季节,这么好的地方召开,同学们深感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因此,对此印象尤为深刻。
        记得四年级那年,学校放学后,我去田间割猪草,不小心把割草的刀深深地砍进了我的左手拇指,顿时鲜血直流,我哭着跑回了家,我二姐马上带我到张老师办公室(当时学校备有急需的常用药品),老师见状急忙取出药箱,给我消毒、止血、上药、包扎,还嘱咐我要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及时来校换药。老师的关心消除了我年幼的心灵创伤。由于刀伤很深,直到现在这个疤痕还留在我的大拇指上,但每次看见我就会想起曾经的张自华老师为我包扎伤口的情景。
       我家兄弟姐妹多,房子小,因此,我二姐与张自华老师同住一间学校寝室。古建筑房大屋深,虽有其他老师住宿,但晚上难免还会产生一些恐惧感,二姐的陪同消除了张自华老师的顾虑。她们年龄上也相差不多,住在一起有共同语言,也可分享白天各自的喜怒哀乐。40年后,她们还保持着通讯联络,对于她们来说,这份友情,弥足珍贵。
        那时的跳头小学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张自华老师一直留在了这所学校直到最后,小学撤消了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跳头这个小村庄,调到了位于余姚江南学弄的实验小学,直到退休。
        每年暑假,也是农村迎来紧张繁忙的夏收夏种的关键点,学校替生产队着想,腾出了教室、礼堂,为生产队储存稻谷留足空间。大大降低了稻谷无处存放而造成损失的局面,促进了“双夏”进度。平日里生产队也为学校的早锻炼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由于古建筑造型独特,活动空间有限,全校6个年级300多名学生的早操训练就在当时的生产队晒场上进行的,解决了多年来人多活动场地少的矛盾。
        暑假期间,学校又是一个临时的售货点,临山供销社就会在“双夏”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下乡售货,方便村里群众。下午一到三点,正值村民避暑休息的时段,供销社的丁友仙带领他的“货郎担”团队,就会冒着酷暑,挑着货物来到跳头小学临时售货点。送货的物资有酒、酱油、霉豆腐等坛装类食品;有咸肉、咸鱼、酱瓜、酱菜腌制类产品;有香烟、糖果、饼干、火柴、草纸;还有蚊香、毛巾、橡皮筋、缝衣针、线等小杂货,社员们的必需日用品基本齐全。因此每人一担货物的重量足有一百来斤。售货员肩挑着担子来到学校,回到供销社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但农忙季节,巡售工作从没因售货员的劳累而间断过。那个时期,各行各业都支援夏收夏种,首先是关系到每个人的思想问题;其次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那种敬业精神。
        村民们充分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睡一阵午觉,吃上点水泡冷饭,再在供销社送货的摊点上买点需要的,至下午三点左右,又得去田间干活。
        小孩们每天期待“货郎担”的到来。一旦售货的担子到了学校,他们就可向大人要钱了,一分、贰分、五分不等,然后在“货郎担”上买一点糖果吃,因此孩子们每天企盼着下午这一时刻的到来。
        当时的供销社那些售货员们算得上是品德高尚的,他们没有在骄阳似火大热天所退缩,也没有因身子骨累而减少销售的货物,而是尽量多挑货物以保证供应,有力地支援了夏收夏种工作,保证了夏收夏种按时完成。
        学校后井(大礼堂)面积有300多平方,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队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买了一台甘肃产的8.75毫米小型电影放映机,放电影的二位知青徐如海和顾明夫,他们就住在我们村的知青点,因此,我们村社员看电影就近水楼台了。后因知青返城,由本村退伍军人鲁小方和谢新芳负责放映。从此,我继续能在家门口的学校礼堂观看国产的、国外的、彩色的、黑白的不同版本,不同题材的电影。多少动人的故事在电影中演绎,令我不由自主地随着它情节傻傻地笑,痴痴地哭。
         常常在放映前的两小时,就早早地自带小板凳,抢占个好位置,急切地盼望影片的开始。放映前的等待最是令人焦心,那种感觉是如今安稳坐于舒适影院里无法体会的。有时碰巧下午玩过头,回家一听小学礼堂有电影,饭都顾不上吃,抓起饭锅里的南瓜、番薯就跑,全然不顾大人在身后急呼乱叫,要知道这种机会并不是天天都有的。
         记得每次放映前总要先播放一些纪录片,这时的场面总是乱哄哄的,虽说是黑压压的一片,却很少有人去观看,都在啃瓜子聊天逗乐。随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的播放,全场一片欢腾、鼓掌、欢呼,大伙都知晓这熟悉的曲子预示着影片的正式放映。
        在跳头小学礼堂里,我看过最多的诸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列宁在十月》、《野火春风斗古城》、《多瑙河之波》、《英雄儿女》之类,让我看得如痴如醉。常常在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还沉浸其中,你一句我一句,津津有味地回味着精彩的片段。最难忘的是观看《英雄儿女》王成牺牲那段,那句经典的豪言壮语“我是王成,向我开炮!”一直让我感动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由于人口的逐年增加,跳头小学已满足不了形势的发展,古建筑的主屋、廊房、围墙、墙门也随之拆除,分给了二个大队建造寺前湖小学和湖南小学校舍,留下了后井(大礼堂)设一个班级,继续由张自华老师教本村和附近三个自然村的低年级学生。
        八十年代初,我参军去了部队。等我退伍回乡后,残存最后的跳头小学后井(大礼堂)也荡然无存,故乡这所全日制完小——跳头小学,也就永远留在50岁以上的中老人的记忆中。

        此文摘自自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81976804_0_1.html

故乡小学遗址前的河流.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帖子

295

威望

78

金币

小学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7-2-11 13: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余姚好多小学都合并了,对于在这些学校上过学的学生来说,这份记忆就只能藏在自己脑海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89

帖子

15万

威望

2398

金币

博士后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省油达人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小学毕业证书余论老网友初中毕业证书高中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15周年纪念勋章余论著名评论家博士学位证书18周年纪念勋章21周年纪念勋章

发表于 2017-2-11 13: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1

帖子

2万

威望

4341

金币

硕士三年级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忠实会员社区居民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7-2-12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完小熟悉又亲切的词儿。拜读了!
生容易,活容易,可生活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9

帖子

1883

威望

454

金币

大学一年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7-3-19 2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改变的是景,不变的是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电话|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余姚论坛 ( 浙B2-20110426-4 )

GMT+8, 2024-5-1 04:45 , Processed in 0.1276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下载明生活客户端
下载浙江政务服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