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707|回复: 0

13点的由来

[复制链接]

4679

帖子

1万

威望

388

金币

硕士二年级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省油达人社区居民实名认证10周年纪念勋章忠实会员社区劳模高考才子父亲节勋章学士学位证书余论老网友余论著名评论家劳资有钱小学毕业证书初中毕业证书高中毕业证书17周年纪念勋章

发表于 2016-4-11 0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属地:浙江
“十三点”的由来

“十 三点”,是吴语地区(苏南、沪、浙东、浙北)流传较广的一句俗语,用来形容语言、行为不正常的人,或是傻里傻气、言行不合情理的人。
        据说“十三点”原是一句隐语,内中含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祝》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数百年来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看过戏剧《梁祝》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有祝英台回家、梁山伯热情相送的剧情。在十八里相送中,祝英台每到一地,就触景生情,运用各种比喻,表明自己是女儿身,暗示梁山伯可结为夫妻。但是梁山伯呆头呆脑,毫无知觉,反而责怪祝英台,完全是傻子。
         由此,在生活中像梁山伯类似的人,被称为“十三点”。为什么有这个称呼呢?
         首先从梁山伯的三字的谐音读,“两、三、八”,加起来不多不少十三。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各带一个书童,其中有一个书童,名字就叫四娟,谐音一读,“四、九”,加起来正好十三。“十三点”略有痴呆的意思。人们一留心,这个“痴”字,数来数去还是十三划。
         “十三点”这句隐语,并不是属于哪个行帮的,而是民间普遍使用的。实际应用中,“十三点”一词除了贬的一面之外,也有褒的一面。如我你共商一件事情,我故意装傻,你就会戏谑地说:“侬够十三点”!宛如祝英台爱梁山伯。

正步走不能留下歪脚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电话|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余姚论坛 ( 浙B2-20110426-4 )

GMT+8, 2024-5-5 00:37 , Processed in 0.0908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下载明生活客户端
下载浙江政务服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