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5931|回复: 2

[余姚本地旅游] 【余游记】五马桥的记忆

[复制链接]

38

帖子

316

威望

109

金币

小学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0-12-28 17: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属地:浙江
余姚市三七市镇胜利村五马桥叶家,俗称“五马桥”,旧属慈溪县金川乡二十三都,是姚江两岸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村北的横河自无泽浦流向官桥浦,到叶氏大宗祠分出一条角尺弯的支流,先向南、再向西,仍注入无泽浦,形成古村四周环水的格局。村南的小河有一座小巧、简洁的单孔石拱桥,桥栏两侧刻有“五马桥”三个大字,边款“道光辛卯年”、“阳月建”二列小字,两头抱鼓石的前端雕有单枝卷草,底部与栏板相交处微微一折,巧妙地防止了抱鼓石的滑落。南北各有五级台阶,向南可至张家渡,向北沿横河北岸的河塘路,东可到官桥、二六市,西可到上新桥。据天启《慈谿县志》记载,五马桥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所建,曾几度大修。
小桥称五马,可见身世不凡。汉时以四马载车为常礼,惟太守可增一马,故五马是旧时太守的代称。惇叙堂叶氏二十七世孙叶人龙老先生在世时告诉过我,“嘉靖年间,族里出过一位太守,任知府时曾参与查办严嵩大案。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故事。”我想,不至于永乐年间就能预见到100多年后会出一位太守吧?唯一能解释的是小桥原本无名,嘉靖年间重修时,族人为了光宗耀祖命名为“五马桥”。这仅仅是笔者的猜想,真正的缘由已被时光湮没了。
五马桥叶氏是旧慈溪的望族之一。据《惇叙堂叶氏家乘》记载:叶氏定居翁家园子孙繁衍,村中有俗称“老老屋”的“衍庆堂”和“老屋”的“宝善堂”,都是“惇叙堂”名下的分支的堂前名。在洪杨之乱之前,不包括远迁的分支,仅以五马桥为中心,仁八房、牛轭汇桥、荣十四房、前宅、后宅、十八房、坚四房、德五房、陆家桥、上新桥等周边村落,叶氏就达五六百户之多。始祖石林公讳梦得,字少蕴,宋绍圣四年登进士第,官至丞相,其五子承务公东迁慈溪西乡翁家园安家,为惇叙堂之一世祖。翁家园,位于五马桥与大宗祠之间。
五马桥村遥倚翠屏山脉,面临前、后两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明清时期,算得上簪缨世胄。尤其是二十世孙叶科珩之宝善堂一支,其八房子孙,每一房都书香传家。据《家乘》记载,仅二十一世到二十四世四代,百年间出过三位进士、七位举人(含三位贡生)、二十三位秀才(含国学生)。二十一世叶步魁中乾隆癸丑科武进士,官至游击(从三品);二十三世叶庆增中光绪丙子科进士,官至江西南康府府台(从四品);二十四世叶梧春中光绪丁未科进士,官至邮传部主事(正五品)、民国署财政部主事。
“板桥里头”是宝善堂三房的第三代叶乔龄的庄院,共有大小房屋九十余间。据叶梧春三子叶秉宪记录:“先祖父乔龄公岁贡出身,官内阁中书,以子梧春贵诰赠中宪大夫。平生节约自奉,置学田供宝善堂各房子孙束修之需。晚年耗银四万两、用田四亩,于光绪三年(1877年)落成这座美轮美奂的庄院。”新庄院与旧宅宝善堂老屋仅一河之隔,用板桥连接。桥北是俗称老屋的旗杆门头,门前有两只抱鼓石,路旁有四副旗杆夹,桥南即是新庄院的栅栏门和更房。因进庄院必须先过板桥,久而久之被人称作“板桥里头”。
我们不妨按叶秉宪绘制的平面图还原“板桥里头”:坐北朝南,正屋七间两弄,前后三进,以大门为中轴线,依次是前院、前厅、正院、中堂、后堂、后院。前进为高平屋,大门三间,两边为书房和账房;中进和后进均为重檐楼房,前院与正院两侧各有明轩、侧轩、厢房若干,正屋山墙之东、西又各有十三间小屋,分别作厨房、磨房之用。大门分外门和正门两道。大门口有石板道地,上道地两侧各有平房七间,正中是厅,两边各三间房间,用作长工住房,两头又各有六间仓屋。下道地的西边是猪厩牛棚。四周圈以高墙。围墙之西,从北到南依次是树林、竹园和一个称“西池”的水塘;围墙之东是“长生弄”,沿弄有小东门和大东门,全部红石板铺地,从板桥到小东门有九十六块红石板,由小东门出入庄院的大门,由大东门出入上下道地。“长生弄”北端接板桥,小河过舟时,板桥升起,如同旧时城门外护城河上的吊桥。吊桥边有更房,外侧的水塘称“东池”。
“板桥里头”如今在海外任教授、高工者达数十人之多,一个名副其实的侨村。即便在大陆者,也大多事业有成。叶秉孚,内阁中书叶乔龄之嫡孙,复旦大学校董兼总务长,与于右任、孙科、杜月笙、叶楚伧等人一起,为复旦大学的建设呕心沥血;叶伯允,举人叶同春长子,任《四明日报》主笔长达十七年之久;叶叔眉,叶伯允三弟,京师大学堂(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宁波效实中学的创办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常任理事,中央银行筹备人之一,50年代任上海文史馆馆员;叶人龙,叶伯允长子,年轻时任“石林学堂”校董,其编著的《五千字文》一书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叶蜚声,叶叔眉之孙,北大教授,曾长期担任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叶蜚章,叶蜚声二弟,铁路局高工;叶龙蜚,举人叶长春曾孙,复旦大学毕业,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叶康发,叶梧春嫡孙,同济大学毕业,上海水泵厂高工,副总工程师;叶文虎,叶秉孚的长孙,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第一所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享受第一批由国务院直接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人才济济,无法一一列举,只要是从“板桥里头”走出去的人,仿佛都套着耀眼的光环,这足以证明遗传基因的强大。
今天的“板桥里头”已经徒有其名,幸存的后进大屋面目全非。不久前,我与妻专门去寻访过,冷冷清清、支离破碎。妻告诉我,她年幼时随表姐在五马桥住过一段时间,多次走进这座神秘的庄院,还记得红石板的天井,青条石的地槛,镂空雕花的气孔,漆得通红的宽阔的楼梯,到处散发出一种非富即贵的气氛。然而,这一切全在政权更迭、社会动乱中毁灭了。
好在古桥还在。我相信,桥上除了进士、举人、秀才们回家的脚印,还有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出去闯天下留下的足迹。古桥一定记得“板桥里头”落成时的爆竹声,官差送来捷报时的锣鼓声,孩子们爬上抱鼓石当马骑时的顽皮的样子,农民从田头回来疲惫的身影。在光绪《慈谿县志》列传中记录的叶步魁、叶万年、叶大用、叶庆增、叶同春、叶长春、叶梧春等人的生平,依然激励着他们的后人;在当代的各个领域,叶秉孚、叶伯允、叶叔眉、叶文虎、叶蜚声等人的事迹,也为五马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惇叙堂”二十六世孙叶昌发先生在五马桥上_0050.JPG
五马桥_0004.JPG
幸存的板桥里头后进_0011.JPG
幸存的板桥里头后进北立面_0023.JPG
“惇叙堂”二十六世孙叶昌发先生在五马桥上_00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8

帖子

1万

威望

1万

金币

版主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16周年纪念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08: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本帖已成功参加2020【余游记】游记征集大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5

帖子

4496

威望

727

金币

禁止访问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发表于 2020-12-30 08:4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

举报电话|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余姚论坛 ( 浙B2-20110426-4 )

GMT+8, 2024-4-27 05:24 , Processed in 0.08954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下载明生活客户端
下载浙江政务服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