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天少女猪 于 2023-11-13 13:54 编辑
接网友投稿: 毛毛妞妞
一座老方桥,一段故事 老方桥原名方桥,1950年建方桥乡;1961年称方桥公社;1983年改建为方桥乡:1986年更名为老方桥镇;2003年并入西北街道,原老方桥镇撤销,2006年1月1日起更名为阳明街道,至此老方桥属于阳明街道的一部分…… 为啥叫老方桥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南宋状元方山京幼年孤苦,刻苦学习,性情随和,因家贫无依靠曾经一度寄宿在余姚的外公家,外公家就是现在的老方桥,当时读书于此,后来高中状元建了座桥,故名方桥!后来因奉化也有一个方桥,但是余姚的方桥因年代久远而被改为老方桥,至此老方桥一直沿用至今……从此老方桥这个神奇的名字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老方桥二户大宅,东街源茂,西街源聚,都是明清建筑,规模宏大,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在白墙灰瓦的方桥老街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木质的房屋久经岁月洗礼而显得破旧不堪,仿佛在向人诉说着一段历史。让我想到了父辈们大清早挑着箩走路老方桥卖蔬菜稻谷赶集,贩粮票布票,那时买卖都凭票,横街直弄,熙熙攘攘的巷子里无不透露着当时的繁华,让我想到了儿时和伙伴在小巷子里嬉闹打闹得画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里的长泠江边上还有一个汽油船埠头,汽油船就像“水上公交”,是当时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那时可热闹了。妈妈告诉我说每次回家都会坐上这艘汽油船,那不仅仅是船,更是妈妈的“乡愁”,现在的你可能很难想象,你要知道当初那是个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呀…… 我的小学和中学生涯都是在老方桥渡过的,现在回想儿时的时光是最快乐的,没有柴米油盐,更没有生活的烦恼。那时的天更蓝,水更清,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高楼大厦。我记得小学都是和同学们步行前往,三三两两,拿着父母精心准备的中饭。直到读初中了,我才属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每天骑着我心爱的自行车去上学……后来上了高中乃至上了大学我每周都要回家,回我的老方桥…… 毕业了,参加工作了乃至结婚生子了我还是在我的老方桥,我很喜欢这片纯净的土地,淳朴的民风。你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