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伊人 发表于 2022-8-31 15:14:47

走近马渚乐安湖寺前村

走近寺前村
日前,我来到马渚镇乐安湖村寺前自然村(以下简称寺前村)。寺前村,位于马渚镇政府驻地西南约2公里。村子北靠峨嵋山,南临乐安湖,三面环山,环境十分优美。
其实,我不知其数光顾过寺前村。村子不是佷大,90多户人家。村民沿山临水而居,整个村子整洁干净。村子的四周及农家小院,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你如果赶上季节,能欣赏到大面积的荷花、油菜花及山坡上野生的映山红。平时,一小片或零星几棵的茶花、桃花、梨花、桂花、木槿花、梅花及瓜果的花儿等是不会缺的,有许多或是种植的,或是野生的;知名的,或是不知名的,各种花朵斗丽争妍。似团花簇锦,把小村打扮得五彩缤纷。只要身置其中,带有泥土气息的阵阵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村子的前面是一片100多亩面积的湖泊。湖水直接拍打着村上最前面几幢民房院子的沿边。此湖称乐安湖,“乐安”之名,出自《易林·乾之大有》 :“上帝之生,福祐日成,修德行惠,乐安且宁。”
据《余姚水利志》记载,上更新世初期及中期,离现在约10到2万年前,乐安湖是处在四明山北麓的小海湾。后来海岸线逐渐北移,原来的海湾演变成潟湖,逐步淡化成湖泊。
光绪《余姚县志》载:“乐安湖,在云楼一都。周二十九顷十五亩二角。西、北距山,东、南限本湖之塘。灌田一千二百亩。土门三。”古代顷,相当于现在的50亩,1角等于四分之一亩。按此换算,淸的乐安湖面积为1465.5亩。
1949年还有湖面800余亩,后来,经1952年、1975年、1984年三次围湖造田,现在湖面加上已改成鱼塘和藕田等水面共计约400亩左右。
曾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乐安湖,湖面宽广,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中一片一片地长着芦苇、菱角、莲藕、鸡头米等。其间,各种水鸟穿梭飞翔。鱼儿跳跃,青蛙欢歌。湖沿水浅的地方有很多螺、蚌、泥鳅、黄鳝、乌龟、水蛇之类。这些在当时大概都是野生的,随一群群孩子自由抓捕、采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乐安湖发现距今5500—5000年的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属河姆渡文化。1983年,在乐安湖又发现六朝时期的古窑址,出土一批碗、罐、钵、盅、盘、垫圈等文物。说明在新石器后期开始,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先民生活。
走到村中,民房几乎全是新建的二、三层楼。只有几小堵长满木莲藤的老围墙,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沧桑。村子中心位置有一座大会堂,应该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产物。
沿着村中一条小溪往上走,来到一口山塘,塘水清澈如镜,映出蓝天上的朵朵白云与毛竹的倒影。
山塘的一旁,有一座千年古寺——乐安寺。据清光绪《余姚县志》记载,乐安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晋天福六年(941),号保安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宝积院。后来经过多次毁掉,又重建。现在有据可考查的重建有以下3次:明洪武三十四年重建。又重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再次重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
现仅存前殿三间,是重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釆用石柱木樑结构。东山墙朝内嵌“乐安寺重修碑记” 石碑,落款为“清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 殿中四对镌刻在石柱上的抱柱对联,均为李造舟(清末民国初马渚人)撰李颂兴书。其他建筑均为1999年建造,主要供奉如来佛。现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
据村民介绍,村里王姓居多,为三槐文正旦公后裔。南宋初迁居余姚云楼乡乐安湖,史称“姚江云楼乐安王氏”。原来村口立有两座明代的石牌坊,两座牌坊相距约50米左右。为明代本村王乔龄和王嵩两兄弟考中进士而立,均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王乔龄,字惟岳,云楼乐安湖人。明嘉靖元年(1522)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余姚十八学士之一,王阳明高弟。曾任湖北房山令、易州知州、山江西左参政、湖南长沙兵备并讲学岳麓,阐发良知。
据清康熙《岳麓志》卷三《先儒列传》记载:“王公乔龄,明余姚人。王阳明先生高弟。嘉靖中,任长沙兵宪,以理学抒经济,临政持大体,敦尚风节,率三庠士讲道岳麓,良知心诀多所发明,称理学名臣。”
王嵩,为王乔龄弟。明嘉靖十九年(1540)进士。任宝庆(今湖南邵阳市)知府。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府王嵩利用宝庆分守道衙门旧址修建召伯祠。
寺前村,因村建在乐安寺前而得名。村前的湖泊及村后的寺院都用“乐安”来命名。那谁先用“乐安”作为名的呢?问村民,答不出来。回来查资料,在《嘉泰会稽志》中有乐安湖名称,寺院的名称是宝积院。再查看《余姚县志》,乐安寺,原名宝积院。照这样推论,寺院是以后重修时,因南面有乐安湖而改称乐安寺的。
清代诗人曾用诗句来赞美寺前村的:《晚步后水沟望寺前山家》溥览循沟塍,峨嵋致秋爽。其下数十家,人境两昭旷。岩松云早归,野竹屋层上。岚翠依厨烟,无风自来往。山居不见山,局外恣孤赏。西崦下夕阳,暮色渐苍莽。佛火耿微明,寺钟振遥响。
其实,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只要仔细去观察,用心去了解,就能得到不少收获。像寺前村这样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自然风光的村子,的确是一个回味无穷的地方。

毛云鹤2021.10.25

huyaojin 发表于 2022-9-9 10:15:14

山顶本来有塔,现在塔基还在,塔砖凌乱,都还在原址

huyaojin 发表于 2022-9-9 10:21:33


斗门伊人 发表于 2022-9-9 14:11:20

砖中的文字连起来应该是“吴女山佛塔砖”。

火花 发表于 2022-9-18 18:24:37

https://magapp4.0574bbs.com/public/emotion/face_073.png

fjy 发表于 2022-12-27 15:23:19

原来寺前村还是有故事的。这个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

眉塘東南 发表于 2023-4-25 16:05:51

我上次去问询,都说不出祖上来源,谱䜓无,更不能查证为三槐文正旦公后裔。应与王俣公(墓穴湖毁于造穴湖水库时期)有族源关系。是旦直系还是子侄后裔有待考证,实比较难证了。

王乔龄明代在北京时曾问询同朝为官的河南籍王氏,在南宋中期回迁河南的乐安湖的一个先人的后续,不得考。在河南一王氏谱上有此事记载。

王大光同辈王大有返迁河南,王乔龄就是查询此人后裔族人未果。

斗门伊人 发表于 2023-5-10 09:55:38

马渚峨眉山,又称吴女山,唐代时山顶有佛塔,塔砖可证。哪当时有寺院吗?

yaojian159 发表于 2023-10-9 22:34:16

谢谢毛老师,让我这个寺前外甥也了解了一些村子的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马渚乐安湖寺前村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