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小编 发表于 2021-2-6 14:45:27

余姚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应知应会二十条

问题一:入境返姚人员如何管理?

对入境人员实施“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在入境地集中隔离期满返姚后,实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红码),期满进行1次核酸检测,继续实行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间赋黄码),期满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问题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姚返姚人员如何管理?

1.对国内正发生疫情的地区,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分类实施健康管理措施。
2.根据上级要求,对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以及爆发较多病例、实行全域封闭管理的中风险地区,扩大到其所在县(市、区)或设区市的来姚返姚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红码)的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1次核酸检测,日常健康监测(期间赋黄码)期满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不符合居家健康观察条件的,转市集中隔离点健康观察。
3.根据上级要求,对出现散发病例或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国内中风险地区,扩大到其所在县(市、区)或乡镇(街道)的来姚返姚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即“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红码)的第1天和第7天分别进行1次核酸检测,日常健康监测(期间赋黄码)期满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不符合居家健康观察条件的,转市集中隔离点健康观察。


问题三:春运期间返乡人员包括哪些人群,如何开展健康管理?

1.春运期间返乡人员界定。春运期间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具体为2021年1月28日-3月8日期间以下几类人员:(1)跨省份(低风险地区)来姚返乡人员。(2)省内(宁波市外)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来姚返乡的重点人群。
2.我市城市、农村地区范围界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六个街道的社区原则上为城市地区;六个街道的村(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以及其余乡镇为农村地区。
3.健康管理要求。返乡人员到姚后核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相关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对无法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信息的返乡人员,引导到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实行14天日常健康监测,并在到姚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日常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
4.春运期间我市城市地区跨省份(低风险地区)来姚返姚人员、省内非重点人群来姚返姚人员凭绿码通行,不进行核酸检测,不纳入日常健康监测。


问题四:居家健康观察的要求是什么?

1.观察对象应单独一室居住,尽可能有单独卫生间,通风良好。不符合居家健康观察条件的,转市集中隔离点健康观察。
2.最小化与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避免与家人接触,并确保共享区域(厨房、卫生间等)通风良好。
3.居家健康观察期间非就医等特殊情况不外出,确需外出的,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报告,在严格全过程佩戴口罩下“点对点”前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进入人群聚集场所。
4.每日两次检测体温,向村(社区)或单位报告体温、症状情况。
5.一旦出现发烧、干咳、咽痛、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通知村(社区)或单位,由属地乡镇街道安排专车“点对点”转运送医,不能随意就医。
6.及时清洁、消毒经常触碰的物品,日常产生的垃圾在消毒后按生活垃圾处理。每次排便后应投放常用消毒剂,盖上马桶盖作用半小时以上后放水冲掉,随后彻底清洗双手。


问题五:日常健康监测的要求是什么?

1.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不限制外出,但尽量控制活动范围,严格做到“四不”要求:即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外出时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2.日常监测期间,如果出现发烧、干咳、咽痛、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通知村(社区)或单位,由属地乡镇街道安排专车“点对点”转运送医,不能随意就医。


问题六:返乡人员能否上班?

可以上班,但农村地区返乡人员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严格执行“四不”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可在单独办公场地内工作,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问题七:我市现有哪些核酸采样点?

1.我市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核酸采样点。采样点名称、详细地址、采样时间、咨询电话等可在2月2日“余姚发布”“余姚日报”“健康余姚”等微信公众号查询。
2.离姚返乡人员及其他自愿检测人员可在任一采样点进行采样。3.来姚返乡人员应在属地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采样。


问题八:核酸检测费用如何承担?

1.离姚返乡人员及其他自愿检测人员按收费标准收费。
2.来姚返乡人员未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到姚后首次检测按收费标准收费。日常健康监测期间(第7 天、第14 天)核酸检测费用免费。


问题九:公共场所要主要落实哪些防控措施?

高铁、火车、汽车站等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旅游会展、文体娱乐等公共场所,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等,要求严格执行所有进入人员“亮(扫)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以及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同时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防止人群聚集。其中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影剧院、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


问题十:亮码验码时发现红黄码人员怎么办?

1.首先在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引导至各单位、场所设置的临时隔离点,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向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防控办报告。
2.红码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进行初步询问。如体温≥37.3℃,立即通知120转运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体温正常的,由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防控办对接当事人居住地乡镇街道防控办核实,属于在管人员异动的,由当事人居住地乡镇街道专车接回,按规范要求继续落实居家健康观察。属于新发现红码人员或信息误报的,由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专车“点对点”转运市综合服务点留置,其中属于新发现的红码人员,经核酸检测阴性后,再由当事人所在地乡镇街道专车接回,按规范要求居家健康观察;属于信息误报的,经核酸检测阴性后予以转码。
3.黄码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进行初步询问。如体温≥37.3℃,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专车“点对点”转运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体温正常的,由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防控办对接当事人居住地乡镇街道防控办核实,属于在管人员的,通知其立即“点对点”回家(不允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按规范要求继续落实日常健康监测等措施。属于新发现黄码人员或信息误报的,告知当事人在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后“点对点”自行前往市综合服务点留置(不允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中属于新发现的,经核酸检测阴性后,“点对点”回家,按规范要求落实日常健康监测等措施。属于信息误报的,经核酸检测后予以转码。


问题十一:“小门”管控中发现体温异常的绿码人员如何处置?

1.首先在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引导至各单位、场所设置的临时隔离点,做好人员信息登记,报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防控办,并询问14内出行情况。
2.如有14天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流行病学史的,由场所(单位、机构)所在地乡镇街道专车“点对点”转运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无旅居史的,告知当事人在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后自行前往就近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就诊。


问题十二:现阶段对聚集性活动有何规定?

严控大规模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规模控制在 50 人以下(10 人及以下除外)并制定防控方案,举办方向属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办报批,原则上不邀请来自省外和省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人员前来参加,各类宴席承办方按原场地规模减半接待,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问题十三:乡镇街道备用集中隔离点有何规定?

1.要根据辖区内人口数,按20间/万人的标准,准备隔离场所,做好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的启用的准备。
2.备用隔离点内并确定1名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与管理。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务人员和管理、消毒、安保、保洁等工作人员,要先期做好人员准备和培训工作,工作人员优先紧急接种疫苗,未接种疫苗的原则上不得上岗。
3.隔离场所应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严格按照程序、流程、要求、标准做好隔离人员的接收、管理、解除等工作。做好各类防护物质的储备工作。
4.具体要求可参照省疫情防控办〔2021〕7号文件。


问题十四:社区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各乡镇街道应做好哪些准备?

1.各乡镇(街道)综合考虑辖区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周边交通、天气因素等综合情况,按照每个乡镇(街道)24小时内完成辖区所有人口采样的工作要求设置采样点,原则上每个村(社区)至少设置1个固定采样点;1000 人以上企业单独设置1个固定采样点;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个流动采样点;固定采样点面积能满足每小时200人次以上排队采样的工作需要,且通风良好、单向流动、出入口分开、便于管控。
2.采样点布置所需信息设备、帐篷、桌椅、隔离装置、电源(线)、照明、视频监控等设施,由乡镇(街道)协调采样点所在村(社区)提前准备到位,或由乡镇(街道)统筹配置。
3.每个乡镇(街道)每个采样点位应提前准备至少一套相应设备(每套含1台笔记本电脑、1台身份证号读卡器、1台扫码枪、2台含流量卡安卓智能手机)以及相应的充电设备和电源线,安装好系统程序和设备驱动备用,日常有专人保管和维护。
4.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掌握辖区内各村(社区)常住人口底数,做好组织发动准备工作。


问题十五:冷链食品防范工作如何开展?

1.从宁波口岸入关、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或从其他口岸入关、整柜进入宁波市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统一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外包装消毒后,才能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2.消费者选购进口冷链食品,应使用支付宝扫描“冷链食品溯源码”查询“三证”信息,发现未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或“三证一码”信息不全不实的,及时拨打12345、12315向监管部门举报。选购时应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徒手接触进口冷链食品表面;鼓励采用非接触方式支付(微信、支付宝、商场超市会员卡等)和非接触方式配送;配合做好身份证实名登记并提供真实联系方式;选购后及时消毒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清洁与消毒双手,洗手前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问题十六:哪些地方需要戴口罩?

根据宁波市《关于在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口罩的通告》要求,规定以下几类情景必须严格、规范、全程佩戴口罩:
(1)各类医疗机构(药店);
(2)水产品、冷冻食品和农副产品仓库,批发市场、农贸(集贸)市场、专业市场;
(3)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机场等交通场站;
(4)商场超市、宾馆酒店、银行、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理发店、美容院、文体娱乐场所;
(5)学校(线下培训机构)等公共场所及各类办事大厅;
(6)在户外、公园、夜间集市等场所与他人难以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7)进入无人员聚集但空间密闭的室内公共场所;
(8)乘坐飞机、火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网约车、水上巴士等交通工具;
(9)处于通风不良(如厢式电梯、公共厕所)或人员密集场所(如旅游景区售票处、出入口)。特殊情况,比如严重心肺疾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一般情况下,3岁及以下婴幼儿不佩戴口罩等。


问题十七:如何确保口罩令顺利推行?

《通告》明确了保障实施的各类措施,包括:各单位要设监督员,督促本单位职工和外来人员规范佩戴口罩。对无正当理由未戴口罩的,应当拒绝其进入;对拒不服从管理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鼓励各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口罩服务点,按成本价现场出售或免费提供口罩。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经营主体未落实口罩管理规定的,由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落实相关要求;对拒不落实或因未落实而造成疫情传播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问题十八: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如何开展?

我市新冠疫苗接种按照上级“三步走”方案统一部署、分步实施。
1.第一步,接种的重点是18-59岁的高风险和可能高传播风险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运输、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重点人群紧急接种工作主要由相关单位和行业组织。出国(境)工作或学习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我市设在阳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点的地址、联系方式可在1月26日“宁波发布”微信公众号中查询。
2.第二步,随着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的批准,根据新冠疫苗供应保障能力的提升情况,将逐步扩大到高危人群,也就是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容易发生重症的人群的接种。主要是包括了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目前,这一类人群尚未开展接种。
3.第三步,再扩大到全人群的接种。将根据国家、省、宁波市统一部署,有序开展新冠疫苗的预防接种,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逐步在各类人群中构建起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的传播。


问题十九:如何了解最新中高风险地区情况?

可以关注“余姚疾控”等微信公众号,中高风险地区及管控对象范围每日根据上级要求动态调整。

问题二十:各乡镇街道相关问题咨询电话有哪些?


来源:余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姚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应知应会二十条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