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08:06

论古代对女性的枷锁

几乎每个朝代都这样 儒家走进前堂之时 他族灭亡之时:victory:
那是谁在宣传压迫广大女性的腐朽思想?

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 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女论语》对每一个阶段的女人动作做出细致严格的规范,而且还专门列出了守节一章,打造出另外一副全新的镣铐。
这样严格,这样繁琐细密的对女人的要求完爆了前女圣人班昭,班大妈只是要求女人要庄重凝重,不能轻佻,嬉皮笑脸扭捏作态:Q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14:25

先来个度娘:lol
《女论语》是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的一部女子训诫书籍。“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 从孔孟“妇人从人者也”等言论始,到西汉刘向《烈女传》、东汉班昭《女诫》、晋代《女史箴》、明代《闺范》、清代《教女遗规》,古代社会对妇女行为进行规范的文章不胜枚举,《女论语》更是直接承袭了《论语》之名:Q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10:44

夫妻结发,义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倾。 三年重服。守志坚心。保持家业,整顿坟茔。 殷勤训子,存殁光荣。
她把女人的贞操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从而给女人编制了一个更加严密和牢固的精神囚笼,而且和班大妈的《女戒》比起来,具备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功能,为了迎合男人的口味,对女人的各种规范具体而易于操作,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38:38

本帖最后由 懒汉999 于 2018-10-20 11:44 编辑

《女论语》,唐代宋若莘所著,宋若昭作解。与《女诫》、《内训》、《女范捷录》合称《女四书》。与《列女传》等均为中国古代女性德育教材。宋若莘,唐贝州(今河北清河)人,出身儒学世家,擅诗文,志高远,一生未嫁。唐德宗贞元中期,被召人宫,封为“学士”。贞元七年(791),诏宋若莘总领秘阁图籍。著有《女论语》十章。  宋若昭,若莘之妹,若莘着《女论语》,若昭释之。若莘死后,唐穆宗召若昭人宫,掌管六宫文学,封为“外尚书”。同时,还教导诸皇子公主,被称为“先生”。经历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五朝,唐宝历中期去世,封为“梁国夫人”。一生著有诗文若干卷,现存仅有诗一首和传奇体裁的《牛应贞传》。
这个唐德宗大家应该不陌生吧!热播剧:大唐荣耀里到处找生母的皇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跑路川蜀、滴长孙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的侍妾沈氏不晓得哪去了、沈氏生的长子叫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
越剧:打金枝都晓得吧!皇帝把女儿许配给郭子仪的儿子郭爽:loveliness:其母为唐代宗李豫做广平王时的郡王妃、嫡妻、唐玄宗杨贵妃的侄女,性颇悍妒:loveliness:生平公主就是其此次女、跟她母亲一个德行:lol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41:07

经过安史之乱、大唐王朝藩镇割据、中央权威大大下降、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从礼法上着手维护,开始注重女性的贞操,而且通过诏令限制妇女再嫁:Q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41:42

从代宗之后,公主再嫁的事儿已经看不到了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42:22

这也充分说明儒文化的礼法贞操观已经慢慢开始回潮,慢慢的走向严格甚至苛刻。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46:17

在中国哲学史上,从东晋到北宋这一段时期,是印度哲学在中国最为兴盛的时期

印度的宇宙论,人生观、知识论、宗教哲学,都在儒家哲学之外,别开生面大放异彩

这个时期中国第一流的思想家是以印度哲学为主的学者,比如玄奘、宗秘、窥基等全力以赴发扬印度哲学


相反,这个时期的儒家文化沦为第二流,比如,王通,韩愈,李翱等只有在印度哲学之下做无病呻吟状,所说浮泛浅陋,全无精辟独到见解。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个时期的中国妇女,才能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了一丝得以喘息的机会。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48:04

到了北宋时期,本土的儒学开始吸收消化印度哲学为己用,虽然宋代的程朱、陆王怎么不承认他们和佛学禅宗有关系
其实没有一家是没有受到佛学禅宗的影响、于是,一个集百家之糟粕,自成一家的的哲学怪胎、理学诞生了。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52:30

在这个怪胎影响下,最先受到毒害的的就是女人。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最早提出姓名义理之微言,他对孟子的寡欲进行了充分的发泗门水阁周村的周姓就是其后裔;
周指出完善人性的修养必须做到无欲主静他在《通书》中这样说道:“礼,理学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事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
中国的每一次变革基本是都弱者做垫脚石好欺负嘛:Q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54:46

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也。家人离,必起于妇人,故睽次家人。“

什么家人不和睦 必定是女人在作怪

余姚老话:妇女把家、大脚风开花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1:56:35

周申明了君臣父子夫妇三钢,要求从家庭关系入手,以正这个所谓的伦理,进而推广到国家的范围,这样才能让万物各尽其理。

在他的眼里,万物有序,各守本分的要求在夫妻关系的表现上就是老婆绝对服从老公,当然也包括贞操

但是周敦颐的主张并没有突出天理于人欲的对立关系,也没有片面的过于强调贞操,没关系,宋代的硕儒很多。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2:03:13

二程是继周敦颐之后的理学代表,他们在周敦颐之后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人性论的说法。他们把灭人欲当做存天理的前提条件,势不两立
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要想存天理,必须灭人欲,反之一样。在早期的儒学思想里,还注重人性的保护,比如“食、色、性也”
而宋代的硕儒从天理和人欲的冲突中得到启发,并且将他推向片面、极端。既然天理是必须要存在的,不可更改的,那么,人欲就必须要毁掉。
《河南程氏遗书》中有许多关于天理和人欲的阐述
“人心莫不有知,唯蔽于人欲,则忘天德也。。。。视听言动,非礼不为,既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可以看出,一切不符合三纲五常的言行都是私欲,都应该驱逐,天理与私欲不能并存,只有掐死私欲,才能保存天理
于是乎,他们这样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他们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也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死后赠封少卿。曾祖父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则为吏部尚书。典型的世家子弟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2:07:33

到了朱熹时,他把天理和人欲看做是水火不容的两件事情,把短暂的、特定的政治秩序当做永恒不变,至高无上的天理而顶礼膜拜。同时,严格否定人的自然需求

他强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需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他对这种伦理是这样解释的,“纲,网上大绳也。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钢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程和朱熹都没干过什么好事、具体就不喷了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2:08:45

从周敦颐经二程到朱熹,是一个理学完善的过程,他们把所谓的天理人欲之间的矛盾冲突变成绝对化,甚至别有用心
既然天利和人欲只能剩下一个,那么一切属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欲望都要被清除掉,人们只要做到无所求无所欲,才能更真切的体会天理,天下才能有常,社会才能能进步,人类才能茁壮成长。
理学的体系相对于之前的儒学是严密的,但是也更加的的反人性、反自然。他把道德伦理和政治伦理结合到一块,并且将政治伦理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
这种带着浓厚功利主义色彩和强烈实用性的哲学,权力要是不用他,真的是会被雷劈的:loveliness: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2:09:37

从从存天理灭人欲出发,女人的贞操观念毫无悬念的被列入理学范围,并且成为其不可撼动的基石。《近思录》中记载了程颐对贞操的最基本概念。
“或日:“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伊川先生日:“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是以失节也。
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在嫁否?”日:“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又是说。然饿死事小,失节事极大。”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2:10:14

程颐之后的时间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中国人的传世名言,成了女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2:11:20

再加上朱熹对这个观念的极力推崇,几百年内,中国女人真正的地狱般的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4:40:40

本帖最后由 懒汉999 于 2018-10-20 14:44 编辑

那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记载吧:当时有一个叫做陈师忠的人是朱熹的朋友,妹夫死了,朱熹就写信给人家,就用了程颐的这个名言,劝人家不要让妹妹改嫁,以成全柏舟之节。

这句名言无疑将贞操观念推向了极端,再加上被权利片面发挥,成为禁锢女人一切欲望强有力的工具和枷锁

老公在保贞,老公死守节,差不多成为宋以后的中国社会每一个女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观念弥漫于女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吞噬者中国女人年轻鲜活的生命。

北宋还好一些,从隋唐五代流行的印度哲学带来的惯性,一定程度的缓解了理学在社会的蔓延

特别是宋室南渡后、好多人认为是太宗的后人无能、其中也包括岳飞;金国烧杀抢掠、还把大宋后宫及开封年轻女性抢夺过去、充当性奴、大大刺激了南渡的百姓、这时儒家提出贞操、守节等观念、维护了南渡王朝生存的空间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10-20 14:45:50

北宋以后至南宋,理学开始成为真正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再到元代被立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整个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慢慢长夜至今未明。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啊!!!这才是真正的长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论古代对女性的枷锁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