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陈老师 发表于 2018-6-14 12:35:00

姚北先贤陈古民

姚北先贤陈古民一      如果谈起余姚文化,更准确得说是姚江文化,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当属四先贤,他们分别是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      除开东汉初年的严子陵先生(子陵先生更像是一种精神图腾,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明清时期的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其实是三位一体的——王阳明毋庸多说,自然是当下热度高涨的阳明学说的最主要创始人;朱舜水则是中日友好邦交的直接参与者(将阳明学说绍介到日本——学界有种说法,日本明治维新即是以阳明学说为精神给养、理论依据的);黄宗羲则是学术成就集大成者,《明儒学案》总结性地提升了阳明心学在清代的地位。      然而,巨人们的光芒,始终掩盖不了异星的闪耀,它总能从独特的视角给人们以启发。      稍据儒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儒学自孔子、孟子,传至赵宋,宋以降,元明清都是尊程朱理学为正朔,而阳明学说则一度被保守派的理学家视为异端邪说。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遭受五千年来最危险的威胁。到了北洋时期,五四青年们提出“打孔家店”,爱国救亡之心天地可鉴,然视传统文化为毒瘤,贬之入地,则有失偏颇,而此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今。         科举考试不知折磨了多少代士人,作为考试大纲提供者的理学首当其冲,被冠以“存天理,灭人欲”的恶名,而温和又接近事实真相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去”讲的是个人修养层面,而“灭”则将理学描述为宗教性的禁欲主义。一字之差,相去何止千里。      而“异星”陈古民则是理学中的一个“小人物”。他一生只是一介布衣,无一官半职,无半点功名,更不为人们所熟知。他终身从事的职业是乡村教师。如果按照惯性思维推理,他作为理学思想坚定的捍卫者和践行者,谦谦君子、宗经守义,是所谓的思想被缰绳套住的人。然而他的代表作《四书质疑》,却隐隐透露着他的不平凡。五经四书作为神圣的存在,岂是可以等闲质疑的?稍微不尊重一下,就会被当时舆论压死。那他又是哪里来的勇气?更确切地说是底气。      那末,笔者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试图还原一下陈古民先生的风貌。      陈梓,字古民,又作古铭,号一斋,自号客星山人,清代康乾雍时期,籍贯是余姚临山,随父左迁嘉兴濮院,老年归余姚故里。      我们若以四先贤为标准,那陈古民自然难望伯仲,但也不是被完全被历史遗忘的人,先不说有他的传记,翻开光绪《余姚县志》,他的文章和诗,比比皆是。这难道是一个普通塾师能够享受的待遇吗?      既然有个人传记,那就好办了,我们先从余姚县志里的传记去分析,首先我们知道传的作者是张羲年,提起张,可能大家又会感到陌生,那四库全书大家鲜少有人不知的,而张正是四库全书的编撰之一,《四库全书》的编纂,从开馆到第一部书成,历任馆职者共360人。其中担任过总目协勘官的七人。相当于是总纂官纪晓岚的最得力助手之一。      那他是如何评价陈古民的呢?       “性介特,绝远声利”——这评价不可谓不高,准不准确我们姑且不谈。      我先找些材料来求证一下,陈为人最值得被提起的是他两次请辞翰林,对唾手可得的功名不屑一顾,试问又有几人?这也不是他沽名钓誉的资本,因为他终其一生的职业就是个普通乡村教师。功名谁不爱呢,君子爱财如命取之有道,文人爱惜羽毛不是更容易被理解吗。       古民这个字无从考证,是他父辈师长起的呢,他又有个字作俯恭,音近的又如甫公、敷公。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概念——遗民。他生于所谓的康乾盛世,用时下最流行的说法他是“精明分子”——精神上自认为是明朝人。      清政府的统治者是满族在当时的普遍理解是野蛮落后的,蛮夷居然统治文明人,而清兵入关时的镇压手段不是盖的。剃发,这是对中国几千年孝文化最赤裸裸地践踏和羞辱,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居然要去剃头,这不是把人的尊严狠狠地去剥夺,这对有文化,有追求的人们是一种最恶劣的手段。杀人诛心。清王朝要的是奴才,为什么三百年来,国人会有此遭遇,笔者认为与这种奴化统治有不可推卸的因果关系。       古民,古民,还没玩味出来吗?古代之民,言下之意,就是我不想当现在的人民,不想跟强势而霸道的统治者合作,以古民自居。       许是为了避嫌,有时又用同音字铭代替,风头最紧的时候又用谐音菇缗代替。那他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一般从两方面去入手,家学和师承。

践德_ 发表于 2018-6-14 12:38:52

阿达你号真多。

余姚陈老师 发表于 2018-6-14 12:40:47


懒汉999 发表于 2018-7-30 11:05:16

危害神州老百姓的就是儒毒这个王八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北先贤陈古民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