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袖。。。 发表于 2015-6-14 09:28:35

说说姚城老照片里的那些亊

本帖最后由 拂袖。。。 于 2020-5-15 14:21 编辑

    每一张老照片都能勾起我们曾经相同的回忆,
    而每一张老照片又能给我们讲述许多不同的故事。
         
    下图中的集贸市场应该就是上图姚江南岸且老江桥东首的一排棚房,这个集贸菜市场在我印象中是第一个较为正规的市场,它把原来露天地摊式的菜场搬进了室内,也设有市场管理办公室,当然摊位是用砖头和5孔水泥预制板搭建而成,虽说简陋但排列整齐,在当时感觉是一个很有规模的菜市场了。下图右上角挂橫幅的边间是买豆腐香干等豆制品的,但要凭豆制品票还要排队才能买到。南侧紧挨的店辅是肉蛋店,也要凭票购买,记得猪肉和鸡蛋每斤都是6角8分钱。那时的农产品进城大多是用船走水路运输的,每天都能看到菜场边的河埠头停满船只卸货装货的繁忙景象。
在70年代,人们主要的粮油食品和生活必须品都是限量供应的,凡购买粮油肉蛋糖布煤球老酒香烟乃至火柴都要凭票的,这些票证每月由居委会发放,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官职高低都是每人一份。虽然物产没有现在丰富多样琳琅满目,但也没有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之类问题的困扰。在生活用品上,人们最羡慕的就是上海名牌产品,拥有上海那些名牌可以说你的生活已是上档次了,上海名牌在大众心目中就是中国名牌的代名词。那时还没有品牌这概念,更没有洋品牌进入人们的视线,百姓广为认可的就是上海产的商品,如自行车有凤凰牌永久牌,手表有上海牌钻石牌,缝纫机有蝴蝶牌蜜蜂牌,12吋黑白电视机有凯歌牌金星牌,羊毛衫有春竹牌雪马牌,衬衫有开开牌海螺牌,皮鞋有牛头牌远足牌等等。在当年若结婚拥有四大件则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按现在的话来说这已是土豪了。走在大街上时常能听到身后自行车清脆的叮铃声,偶尔能遇上汽车的喇叭声和拖拉机的轰呜声,顺眼望去很羡慕驾驶员开着车的那股得意劲。而有意思的是那个年代汽车摩托车的转向箭头灯,是由驾驶员用手钮动箭头所指的转弯方向。
         
   
    这张老照片基本上反映了上世纪老姚城的概貌,可以看出姚江是世代余姚人生活营居的依靠,也是人们生产运输的主要通道。八十年代及之前的老姚城,人们集中居住在姚江二岸,因此,老城区既是居民的生活圈,也是百姓的工作地,人们的生活商业和工厂没有严格的划分,三者且相互相融。熟人碰面都常说:我在隔壁工厂上班或我到单位没几步路,可见上下班只需徒步或骑车就够了,根本不会想到现在生活在城区的人们去上班,要坐公交或私驾开车或单位接送去上班。那时有句话叫工厂是我家吃住全靠它,一般大的企业都设有保健站幼儿园大礼堂食堂球场及公园等等,说明工作和生活是相融的,这充分体现这些大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那种工人当家作主的氛围,也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果城区要新建一个厂,选址主要考虑它的生产特性,若用水量大的那就靠近河流,当时的化纤厂化肥厂造纸厂农药厂都建在河道旁的。不过,在当年备战备荒时期,还特意将有些工厂建在山区或靠近山区,如水泥厂纺机厂新农机厂等。而大部分工厂是建在运输方便的马路边上,但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就又要考虑靠近城区,象手表厂照相机厂都在城区内新建的。那时人们对企业排污噪声等这些影响环境的因素没那么重视,记得化纤厂为了提高锅炉热效,新建成了个余热发电车间,这个车间就是把锅炉供热时,将多余的蒸汽集中用来发电。可是,每当蒸汽过压时,几个自动释压阀门会连锁打开放气,同时,发出吹气的尖叫声。在白天还好,每当晚上安静时,这声音突然响起,估计整个老城区的人们都会为之心震。而现在我们都知道工业园区与居住社区是要严格区分的,尤其是企业的排废排污排气排烟,在设计建设上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的地球再也伤不起了。    所谓余姚老城区是指:东至节制闸西至老西门桥南至汽车老南站北至分洪桥(铁路道口),以姚江和解放路+江南直街来找分成四个片。不妨数落一下当年各片区的工矿企业主要有那些,东南片区:农药厂矿机厂煤球厂草编厂布厂日用电器厂等,西南片区:化陶厂老农机锅厂染织厂塑料厂福利厂等,西北片区:红旗厂服装厂手表厂相机厂毛巾厂镇农机压延厂自来水厂化肥厂水泥厂纺机厂等,东北片区:东风厂童毯厂电镀厂酿造厂酒厂制药厂造纸厂针织厂无线电总厂金属制品厂家俱厂通用厂等。记得金属制品厂生产的锡壶,式样很有古韵,银灰色成八角状,且密封性好,在家里通常把较易受潮的食品存放在里面,如茶叶炒豆炒爪子等等。另外日用电器厂生产的台式电风扇和落地电风扇,除了开关按键是塑料做的,其余部件全是金属打造的,尤其是座架用纯铝浇铸的,很有厚重感。现在,我母亲家里一台用了四十多年的该厂生产的“飞雁牌”台扇,至今还在用。在当时,电风扇能进入家庭,这对夏天用惯了蒲扇芭蕉扇的百姓来说真是件幸事。记得读中学时放学有空去打篮球,每当混身是汗的我一回家,就边喝茶边用电扇吹着降温,摇头电扇那一股股的凉风,全身刹时感到爽快舒服。尽管后来出现了空调,用来对室内环境的制冷或加热,但电扇的舒适性灵活性,使它至今仍在一些家庭中使用着。    下图是念慈桥东首姚江北岸老酱园街那片居住区,临近玉皇山,可以清楚地看到几家工厂的烟囱(酿造厂酒厂制药厂造纸厂及化纤厂的外埠车间二硫化碳车间),工厂周围都是连片的居民住户。在读高中时光,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组织我们去酿造厂进行为期一周的学工劳动,记得同学们分别被分配到酱制车间蒸制车间晒制车间等等,而我和另一位同学被分配到维修保养车间,该车间主要是对设备故障的抢修及各种车辆和工具的维修制作。记得车间里有几张台虎钳桌一台气割机和一台电焊机等。每天我们也按工厂的作息时间上下班,首先,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对钳工的基本操作要领锯锉学了一天,然后就跟着师傅做帮手工,一些简单的操作师傅也让我们动手来做,如除锈擦净领料等等。那时,不知电焊时产生的弧光对眼晴有很强的伤害,专注看着师傅电焊时被弧光闪了几次,当时也没什么反映,结果第二天去工厂,师傅说我眼睛有点红肿,就要我去厂卫生室配瓶眼药水滴在眼睛里,幸好及早发现就没大问题。然而,出于好奇有空闲时间,我们也会去其他车间溜转,看看那些车间的生产设备,会会在车间里劳动的同学。印象最深的是去蒸制车间,走进这个车间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看到工人师傅从蒸球里倒腾出来一大堆制酱用的熟大豆,热气腾腾香喷喷,我就本能地用手去抓几颗往嘴里塞,结果烫得嘴巴直叫疼。可即使这样,还是羡慕在这里劳动的同学,对他们开着玩笑说:有这么好吃的大豆,回家吃饭可省一半了。哈哈,现在想想还真有趣呢。    小时候的家边上流着一条河,这条河叫姚江。可以说,她伴随我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整整25年。回想生活在姚江边的那些时光,我对她总有几缕抹不去的情怀,总有几丝理不完的思念。因为,在我的成长岁月里,姚江让我凭添了许多欢乐。上图中的红卫桥又在我儿时许多记意中,是最深刻最亲切最难忘的,可以说我历经了它的建造它的兴盛乃至它最后的落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建红卫桥之前,且姚江北岸处是很大个河埠头,岸上正连着解放路(新建路)与府前路的交汇处,在早年的老姚城百姓中称之为银湾(环)街口,由于地处城中心又靠近姚江,这里的早晨也是非常热闹的自由卖买交易场地,主要以淡水鱼之类的水产品居多。记得每天早晨埠头岸上的银湾街口,总见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而埠头边的姚江里,总是依排停满了抲鱼的脚娃船,而这些小船又时不时的你来我走,不停地穿梭在姚江的水面上,可谓江南水乡的生活写照。然而,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城区生活的改善,城中的姚江二岸需要更方便快捷的通道,以主要解决车辆通行的问题。为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银湾街口建座桥梁是最好的选择。记得建桥初期,把河道二端堵住把水抽尽,往河底里打上密密麻麻的木桩,再一步一步地往上搭起好几层工作台面,而所有这些乃至整个桥梁的建造过程,基本都靠人工完成的,可见,建设者的艰辛与伟大。红卫桥建成后,银湾街口就更加热闹了,图中的这些商店依次有,农资公司店烧饼油条店红玉门市部(食品店)水果店打铁铺和饭店(为造桥被拆去一半)等。虽然,当初的自由市场消失了(由此也开拓了江南菜市场),但大大方便了城区姚江南北的交通运输和人行往来。看着照片里的桥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这人气已超过当年市场的热闹。记得新桥通车后,图中桥上跑的是解放牌大头货车,那只是一个侧面,其实新桥建成后,桥上跑得最欢兴的是每天装满农产品的拖拉机手, 走得最舒心的是每天拉着满车货物的手拉车夫。可想而知,若没有红卫桥,他们只能走节制闸或老西门桥,去绕上一圈来过江。然而,红卫桥对于小时侯的我来说,觉得很稀奇新鲜,凡去河埠头每每看到新建起的红卫桥,深感老城区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渐渐领悟到自己也从一个小孩慢慢长成了一个大孩。有时,休息天早上去江南菜场买菜,特意舍近求远,不走老江桥且去红卫桥上走一圈,甚至站在桥中央向老江桥望去,从一个新的角度把老江桥看个爽快。同样,每当我走过老江桥的桥顶处,也会停住把红卫桥看个究竟,这拱形的桥体,川流的人群,背附的龙山,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特具新鲜感的画面,心里刹时敬佩建设大桥的劳动者。因为,正是他们使得红卫桥和老江桥,把姚江城区的南北交通真正实现了互会贯通。
    这张老照片应该拍摄于八十年代后期,图中这条河是候青门江,左侧高楼就是曾经显赫姚城的龙山大厦,其实这大厦的正名为余姚大厦,由于当时大厦内有设施较好的龙山宾馆和商品较多的龙山商场,故坊间都把这座大厦称作为龙山大厦,这也许是约定成俗的缘故吧,可惜因城建的发展,现在已没了踪影。龙山大厦在当初也是姚城的标志性建筑,其中龙山宾馆和龙山商场是百姓皆知的,特别是龙山商场不仅商品众多,并且价格实惠。在那个年代大多商品是定点生产定时供应的,几乎没有假货,所以,人们在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买东西首先考虑的是价钿。同时,龙山商场又是个初推撇开式的购物商场,那时觉得很新颖。记得有次去买上衣外装,这款式颜色随挑随试,售货员在边上帮着试样介绍对比,这对现在的商场来说是习以为常了,可在那时,拿着衣服试这试那的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因为服务意适和经营理念不同,现在顾客是上帝了,商家把不得你挑这试那,即使卖买不成可这人气就在。在当时,特别是每逢节假日,龙山商场的客流还真不少,尤其春节临近,商场会在河岸边上用竹杆帆布搭起一排临时铺房,用以展示各种年货,方便人们购卖,热闹的场面犹如赶集一般。展位上主要有食品和日用品之类,靠近路口边的摊位上裸挂着几排贴着红纸条的金华火腿,让人觉得年味渐近,而在东首五洞桥边上的棚内,展示着二排崭新的杭州产天蓝色“海狮”牌24吋自行车,尤其是女式U形自行车让人感到很风尚。的确那时的龙山商场,总见顾客盈盈门庭若市。当然大厦里除了商场和宾馆,还设有舞厅和录像播放厅。在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业余生活不再是看看电影听听广播,年轻人也开始流行跳集体舞。记得有次是县团委组织的来自各企业单位的团员青年,在灯光球场举行学跳集体舞的交流活动,当然,舞步只是三步四步之类的交谊舞,舞曲也只有几首耳熟能详的斯特劳斯圆舞曲等等。而播放的录像片是用那种大的卡式磁带机通过有线传输在电视机上来播的,大多都是新流入大陆的港台黑白片,其中港台功夫片是最吸引青年人的眼球。记得当时轰动全城的录像片有《霍元甲》《陈真》《上海滩》及《加里森敢死队》《姿三四郎》《排球女将》等等。曾经为看录像片《陈真》与单位的几个好友一起,在星期天特地坐汽车去郎霞,在那公社大会堂看了一整天的这个连续剧。那时大街小巷都有录像播放点,一只电视机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就可开业赚钱,而片源随时可租即会轮转着送上门,每个录像点几乎都24小时连轴播的,门口的喇叭不时会传来刀光剑影的撕杀打斗声,若路过听着确实很诱人。可见年轻人对这些新事物所偏爱的狂热程度,也难怪因为当时电影新片很少,且电视还没普及到每个家庭。现在想想也很有趣,按现在的话来说这些录像片都是历史的经典之作也。
      上图根据龙泉山的背景图判断,这条河为姚江,江对面即江北应该是原先的牌轩下码头的西侧部分,此码头当年也是去马渚郎霞临山的客船码头。而姚江在此转弯向东便是红卫桥则现在的新建桥。图中红圈处是杂货店,儿时经常用票证去买火油和煤球等。在转弯处码头的岸上,曾经有个晚清风格很别致的廊桥屋,相当于候船处,同时也是有许多老年人纳凉聊天的地方,可惜图中已被拆掉了。记得读高一的那年,为了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二十周年,县体委组织了一次畅游姚江的活动(记忆中仅有的一次),参加的有高中生工矿企业及些机关单位等,记得那天下午集中下水处在龙山剧院西首的河滩处,考虑到我们是高中生就安排在牌轩下码头处上岸,大人们有的在水面上推着宣传栏框都要游渡到现在的念慈桥附近才上岸,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县中队的十几名解放军战士背着冲锋枪和子弹带进行武装泅渡,看着他们觉得当兵的人真辛苦,但心里还是很佩服他们,这也是我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次亲眼所见的军人武装泅渡真人版。在集体游江活动后,又在红卫桥东侧护栏上按上一块跳板,举行了由江南中学学生组成的跳水表演,红卫桥及姚江二侧都站满了观众,每一次跳水表演后,观众都会发出呐喊声同时送上热烈的掌声。说到游泳那时没有游泳馆之类的去处,每当夏天时节,从老西门桥到节制闸这段姚江可谓是整个露天泳场,特别是临近旁晚大家都来河里游泳洗澡避暑降温。过去文革路(现逊埭路)和健康路连起来是一条河,它与姚江的接口也在这个码头的转弯处,七十年代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搞起了人防工程,这样上面就有了文革路和健康路,而下面成了防空隧道,现在想必已变成了城市排污通道了。
    下图反映的即姚江的南侧,应该是红卫桥造好后,为了建造太平洋商厦,把原来的县委第一招待所及一些沿江的老屋拆除,其中购买人气较旺的余姚县供销社综合商场俗称江南商场的大楼也被拆了,在当初整个姚城商场并不多,稍有名气的还有华联百货和龙山商场(因城改也被拆了),因此觉得很可惜。这样正块宅地平整后成了临时性的农产品及山货交易早市场,照片反映的就是这个早市的交易场景。图中的竹制品在当年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生活用品,如淘箩竹篮竹椅竹席饭罩蒸笼箩筐畚箕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竹制品中的大部分已被塑料及铝合金制品所替代了,但有一样东西至今乃至将来都一直会使用它,那就是竹筷。当然,手工制品除了竹制品外,还有藤制品草制品等等,如藤椅藤拍藤鞭草帽草席草扇等等。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手工制品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这也给手工艺人提出了在传承的同时如何创新发展,如何把传统的手工作品通过一些附加的手段,如与书法美术相结合来延伸它的趣味性观赏性,从而把原来的生活实用品转变成工艺美术品,这样就提升了手工艺品的价值并开拓出新的市场。当下国家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我想它的旨意在于,做事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人该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上图中的河埠头可以说是小时候家门口的河埠头。记得十多岁我与大弟经常来河埠头用大木桶抬水回家所用。在夏天吃完晚饭后就来洗碗,之后便跳入清清的河水中游泳洗澡。在老江桥二边有很多会游泳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来到桥下,因为每个桥墩二侧都有防撞击的小凸台,坐在上面可以嬉水休息。有的时候一跃入河里就赶紧往桥下游去,唯恐那个小凸台被别人抢先占上。在水中有时能遇到从上于运往宁波的机帆船队,胆大的都会拼命地游过去,抓住二船之间的连接缆绳,爽快地搭蹭(乘)一段,这种逆水劈浪的感觉现在想想是种既勇敢又玩命的游戏。在七十年代那些自来水只装在几条街上且定点定时供应的,人们把自来水担回家只用作烧开水喝的,目的是防止吸血虫病,所以洗东西都去河埠头打理,大人们边洗边聊天,特别是傍晚,埠头处人来人往也好热闹。岸上右侧木结构楼房的底层依次是三个店辅,转弯处红色的是一家废品回收店,原先曾经开过肉店和烟酒食品店。紧挨鼓楼的是家水果店,记得有一种山东产的叫国光苹果不仅卖得好,而且吆喝声也特别入耳,有地道的余姚味。每当桔子丰收季节,正宗黄岩密桔大量供应且价格便宜,而象荔枝菠萝芒果等属稀有水果,尤其是芒果被奉为水果中的珍品,这也是那个年代留下的一段特殊印记。可现在是前者稀少后者泛多,这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其实人生也好生活也罢,社会总是在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出永不落幕的历史戏剧。在中间的是家水产店以卖海产品为主,种类与现在差不多有带鱼黄鱼鲳鱼海哲头海带等等,记得最便宜的是目鱼,至于虾姑之类的一般没人吃的。在夏天3角多1斤的大黄鱼卖勿光,到下午全都切开洗净,在河岸旁依次晒成黄鱼干,可见那时的海货便宜且又丰富。在废品店对面是一家当时稍有名气的国营余姚点心店,此家的早点肉包豆沙包混饨豆浆菜汤年糕等每天总见排队购买,且还要凭粮票的,若你拿着全国粮票那是令人羡慕。当时的老城区桐江桥头和老江桥头是二个最聚人气的地方,所以早点生意特好。尤其夏天该店制作的冷饮,如酒酿汤绿豆汤薄荷糕等也很受男女老小的喜欢,在晚上约上亲戚朋友去吃冷饮点心是件很体面的事。而该店的北房有一个当时姚城唯一的棒冰制作车间,夏天生产可谓忙得不停,每支白糖棒冰只需3分钱赤豆棒冰只需5分钱,夏天上学能吃上一支棒冰已是很开心了。当时姚城人口不多,一些粮油肉蛋棉布烟酒食品水产水果等等商店都是国营或集体开的,货源由县商业局统一调配,很少有个体商贩,一旦被查要作投机倒把论处的。时过境迁现在说来觉得可笑,但这确实是时代发展所留下的一个烙印。
    说到票证下图是我小学的戈枕同学完好无损保存至今的全国粮票和购粮证,上面清晰地看到92年余姚镇居民定量卡。上世纪中国出现的这段票证历史,我们完全可以在它悲剧的真实之中,发现一种喜剧的审美效果。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年,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1985年长达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被取消。1994年—1997年间,粮油票的最后取消,表明票证制度终于在全国范围内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代的结束预示着中国由计划经济的短缺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的过剩时代。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使名目繁多的“卡”成为市民的新朋友。无论是逛街购物、请客吃饭还是出门打的、看病住院,银行卡以及各种衍生卡已成为市民的随身之物,刷卡消费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票证时代”到“刷卡生活”的转变,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几十年来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时代快速的发展。曾几何时,那些充斥在我们身边的票证已悄然消失,当它们再度出现时,这些曾左右过我们生活的纸片竟成了收藏家们青睐的佳品,历史的沧桑变化,怎不令人感慨万千。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黑格尔曾说在很多时候历史往往是以悲剧开始,而以喜剧收场。
   上图反映的是老江桥南侧的露天交易早市和姚江运输的真实景象。小时候在节假日常去早菜市场替父母买点指定的蔬菜顺便也看个热闹,虽说露天但卖菜卖鱼卖粮油等都在各自划分的区域内交易,大家随和且有秩序,用不着象现在有城管税务之类的来干预。而每当临近元旦春节,凡是卖家禽和蛋类的农村人都是站在桥上二侧进行卖买的,可以说是一个很自觉的禽蛋交易区。尤其是那些进城卖鸡蛋鸭蛋的老农们,把蛋放在竹篮里用稻草垫了再用碎布盖着,而且用手挽提着生怕碰碎,当你上前问价时他会小心地拿出一个给你看并对你说,这是自家养的吃米糠饲料的蛋,话语中能听出他们对所卖禽蛋的一种无奈和怜惜,但为了生活他们必须把它卖了再买回所需的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记得要过年的前几天,每家都会生好煤球炉子,等到大人们下班后在晚上炒大豆瓜子和花生,以供孩子们春节里享吃享用。印象中当初的义井巷弄有家很有名的人工炒豆作坊,他们以豆换豆只赚加工费,炒出来的叫割豆。这割豆加工的特别之处在于炒前先将大豆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而由人工在豆的二面用小刀割上一刀,再凉干进行炒制,这样的割豆吃起来又酥又香,那股醇香的滋味让我难忘至今。过年出门孩子们总忘不了抓几把炒豆和爪子装在袋里(花生属于上品只供来客享用的),小伙伴们见面除了喜闹之外,总要玩弹豆游戏,谁赢了就把对方的豆豆归己有。那时的男孩女孩都很会玩,女孩们在跳橡皮筋男孩们在抲罗罗,女孩们桌上丢沙袋男孩们树上抲炸练,女孩们结伴踢键子男孩们拱头斗金狮。这些真朴充满童趣的好多玩耍和游戏,如打弹子打弹弓打橡皮筋刮鸿毛宁丢铜板抲罗罗捉谜藏等等,现在只能从记忆里再找回了。在七十年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去马渚或丈亭要靠火车,去陆埠洪山梁弄四明山只靠汽车,但老姚城的水路可谓四通八达,象现在的巍星路保庆路大黄桥路逊埭路健康路等等都是从原先的河道改造而成的。而水路往东去丈亭宁波往西去马渚上于往北至低塘临山横河慈溪,且各主要河道交叉相连形成了网状分布,这给水路运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且运输成本又低。而姚江是这个水系中最大最繁忙的主流,可谓黄金水道。象图中船只都是船工手摇撸浆划到这里的,其中大多数船只都配有竹蓬,这是因为他们都是远道而来,满船的农产品若卖光需要几天仍至十几天,每天吃住都生活在水上,因此船就成了船主们的家,竹蓬就是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保护伞,看着船来船往的这番景象足以见证姚江是姚城百姓的生活中枢。每当不同的季节老江桥畔就停满了雪里蕻菜船大白菜船冬瓜船西瓜船杨梅船等等,而每个季节中的部分船只都是从慈溪过来的,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慈溪人民为余姚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
    曾经熙熙攘攘人影簇动的老江桥上,几经岁月的风霜洗礼而不再有往日的喧嚣热闹繁华拥挤,但留下的即是无数人为生活而奔波的脚印。如今老江桥静静地依偎在我们的母亲河姚江身上,可他依然如故地见证着姚城这古往今来的世事变迁。        这张老照片是我读小学的母校,也称四小。在四十多年前我读小学时常听大人们说,四小从前又叫柴行街小学,这是我在小学读书时对母校的认识。那时我虽不知柴行街小学的来历,但柴行街小学这五个字从小就深印在脑海里面。直到现在,我对母校的印象还是那样的清晰和亲切,因为我的求知之旅就是在四小启程的。
    我的小学时期为1967年9月至1973年2月,总共在四小读了5年半的小学,而这特别的5年半学时,也是那个特殊的年代所造就的。记得当年我们在入小学后都先要加入红小兵,我是班级里第二批加入的。其实红小兵就是现在的少先队员,只不过在那个特殊年代改名叫红小兵,以体现小学生同样有革命的意志和阶级的觉悟。可以说我们是文革时期里上小学的一代,那时整个社会都充斥着红色的氛围,各种革命的宣传标语和口号遍地张贴,真可谓耳濡目染。不过在这种氛围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仍然是每天的首要任务;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更是我们每个学生努力的目标。记得小学的课程安排,有语文、算术(珠算)、音乐、图画、写毛笔字等等。而作为男生的我们,则更喜欢上另外两节课:一是体育课,二是劳动课。为何喜欢?那是因为这两节课,都能让我们更自由地玩耍。体育课有做操、跑步、玩球、拔河、滚铁环等活动,让人玩得舒心畅快,若遇下雨天就在礼堂里打打乒乓球或在教室里走弹子棋、走军棋之类。劳动课那就更有趣了,由于学校办起了养兔场,三到五年级各班都分养着几只兔子,所以每到劳动课我们都要拔兔草。劳动课了,每个学生就从家里自带一只竹篮,去龙泉山拔兔草。那时的龙泉山上,树林没有现在茂盛。我们从北侧上去,就可看见一大片种植不久的桃树。每年的春季桃花盛开,从远处望去,这山上是一片隐隐约约的粉红色。每次去龙山拔兔草,我们733班的同学都喜欢围在桃树边谈笑打趣,有时也会互相吵闹。当然,兔草拔完后最好玩的是,男生分成二派打起烂泥仗。我们玩得既开心又过瘾,然后穿着弄脏的衣服回到家里,免不了被大人一顿训斥。可是当下次再遇上劳动课去拔兔草时,我们又会玩得肆无忌惮,因为贪玩的童心总是难以泯灭的啊。    我们的小学时代恰逢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指导思想下,学校也由国营余姚东风化纤棉纺厂的工宣队进驻,接管全校领导工作。虽然如此,可我觉得小学还算读得比较有意思,老师们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现在每当想起老师们的模样,他们严师慈母(父)般的身影都已深深印记在我们的心里。在每天的早自修中,有一个主要内容是熟读“老三篇”。所谓的“老三篇”,即是毛主席写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这三篇文章。根据教学要求,每个学生要把这三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分段背诵出来。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向所在小组的组长背诵,并由组长做好记录,然后向班主任老师汇报。那时专门把毛主席在各时期著作中的经典内容,汇编成一本红册子,叫《毛主席语录》本。至今我还记得,首页的第一篇语录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毛主席语录》可谓人手一册,不仅我们学生要认真学,而且工农兵及社会各界的人士都要学。这是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体现和成果。当然,在工宣队进驻学校后,我们除了上课学习外,还不定期的请来东风厂的老工人和胜山大队的老农民,给我们上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课,记得有次集体大会教育后,拿来了蒸熟的由番薯粉和米糠掺和一起的窝窝头,每人一个让大家边吃边回忆,目的是要让我们学生时刻牢记“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另外,当读五年级时,我们同届的三个班级在学校大操场的北首,分别划分三块自由地,每班分包一块,种一些油菜蓖麻向日葵等植物,还请农民大伯在教我们的同时,一起进行除草施肥之类的劳动。记得当时种植蓖麻,也是一种支援国家建设的行动,因为,蓖麻籽榨出的油可以用在机械设备上做润滑剂,所以,国家也提倡人们在房前屋后的空地里,鼓励种植蓖麻树,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吧。平常学校的课外活动还是很丰富的,学生们还成立了各种兴趣学习小组,分别有二胡组吹笛组图画组理发组木工修理组等等。记得那时我参加的是理发兴趣小组,我把理发的实践活动,落实在我的两个弟弟身上,但由于技术水平没长进,总被两位兄弟婉言谢绝了。    如今忆起小学读书时光,觉得物质生活虽没现在丰富,但整个学生时代还是很快乐的。我们既有学习考试时的紧张状态,也有嘻哈玩耍时的无忧无虑。记得冬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女生们都结伴跳橡皮筋或在桌上玩丢沙包等,男生们则是靠着墙壁“轧窝榨”,即二边的男生们都使劲地往中间挤;或背上一个同学互相拉扯玩“拉马炮”,即把对方身上背着的同学拉下来则为胜者。通过这样的玩乐来达到去寒暖身的目的。每天上学,我们要别好毛主席像章,系上红领巾,挎上书包,一路约上同学去学校。每当放学回家,我在经过县东街时,总会不经意地绕入县东街里面那些七转八拐的弄堂,因为有我的同学住在那里。我常到同学家串门,甚至会在同学家里坐下,聊会儿天,喝几口茶。如今每当我路过县东街,也会不由自主地去走一走老弄堂,望一望老墙门,因为儿时的记忆总会牵住你的脚步,再去重新回味旧时的印象。    在朋友圈里偶然看到由陈元振老师发的一篇帖子,关于《余姚市机关幼儿园征集建园60周年相关资料启事》。这忽然让我眼晴一亮,看着文帖里那些宣传图片,觉得现在的儿童成长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有这样良好的环境真是幸福。同时也让我尘封记忆的闸门不断地打开,搜索着五十年前我在机关托儿所的那些印象。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机关幼儿园称为机关托儿所,可以说它是我认知启蒙的摇篮,虽说记忆久远,但还是清晰如昨。那时,父亲在机关工作,母亲是小学教师。那个年代,父母除了白天上班,晚上也经常去单位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因此少有时间来顾及我们兄弟三个。这样,三兄弟先后都进入了机关托儿所,接受全托制的幼儿教育。在我印象中托儿所里有二位许阿姨,还有王阿姨、冯阿姨、罗阿姨及保健医生张阿姨等。我们的机关托儿所原址在阳明东路上,后来成了余姚镇镇政府(西侧)和房管局(东侧)的所在地。印象中也有大中小三个层次的班级,西侧是凹字形朝东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园内天井处有棵很高大的玉兰树,这块空地也是所有小朋友的活动场地。楼下都是各班级,楼上是依次排满小床的睡房,且一大片都是连通的。记得那时,我们吃饭都围着一张一张的小桌子,而用的碗是一种圆柱状的瓦缸碗,直径约12公分高约8公分,也许是当时的瓷碗少又贵,也许是小孩容易敲碎,可蒸在里面的米饭还是挺香的。如果你现在还有这些瓦缸碗,那真有收藏价值了。不过每当吃饭时,偶尔能听见有小朋友在莫名的哭泣,而阿姨走近问他(她)是不是饭菜太烫了?是不是身体不适服了?是不是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了?只要老师问道,就会看着老师摇着头。其实,归根到底一句话,端起饭碗想爸妈喂了,所以才哭得如此伤心。然而,每天吃完中饭,小朋友们都按班依次排队去楼上睡午觉,一上楼就是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和跑在木地楼板的蹬蹬声,且各自向自己的床位跑去。等我们全都上床了,老师就说午睡开始了,小朋友都安静下来。随后,老师们就来回在床边走动巡查,有时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在讲话或躁动,老师就在他床边轻声说:XX小朋友,别影响旁边小朋友的睡觉,快闭上眼晴睡啦。当然,每次午睡,我都不一定睡着,但又不敢乱动,所以当听到老师的脚步在地板上走动的声音临近时,我就闭上眼睛假装睡着,心中还窃喜总算没被发现。可以说,那时的我也会耍点小心眼啰。待到读大班时,我们被安排在东侧的院内,这里的平房犹如四合院,在里面可以很自由地玩耍。记得在春夏季节,时常下雨,看到从瓦片里流下来的檐头水,小朋友都会争着用手去接水,且还相互嬉闹。若突然听见电闪雷鸣,都倾刻转身跑到教室里,而老师们都会大声喊:小心!快进屋里来。不过雷声过后,我们又会站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天上的雨点,噼噼啪啪地落在地上。一旦雨停了,大家都会向南边的天空张望,期待彩虹的出现,因为我们曾经看到过美丽的彩虹挂在天上。现在回忆那段五十年前的幼儿时光,想想也很幸福,不由得会撮鼻一笑。看着老照片里一个个孩童稚嫩的脸蛋朦胧的眼神,从中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是啊童年的回忆,虽带有灰色的滋味,可也不乏天真和活泼、欢笑和吵闹。所有这些,至今在心中仍难以忘却,因为,那里留下了我们的成长轨迹。    岁月似东流的水一去不回归,而童年的印记只有在脑海里沉淀,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回到从前。这六十年的光阴,恰似过眼烟云已渐飘远去,它在时间的长河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历史的舞台上只不过是精彩一刻,而隆重的庆典又将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活在余姚市机关幼儿园里的每个孩子,在老师们的潜心教导下,象一朵朵争艳的向阳花儿,在这片幸福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
            
            那时百姓的生活虽说简单但即充满着乐味。

冬雪飞 发表于 2015-6-14 09:39:43

这好象是七十年代的的景象,有点形象。

四明南风 发表于 2015-6-16 19:15:14

第二片,还要早

卫里人 发表于 2015-6-17 09:14:15

下图好像不止70年代了,还要早些,横幅上,招牌上的字实在看不出来。

东方最红 发表于 2015-6-17 09:53:08

一张照片值铜钿者,到花园菜场建造前,时间相当长谷,一谷晨光三江口海船划有来,咸抢蟹,船老大用网出上来谷,雪好一网,拣勿来谷,咸得要命,

红小兵 发表于 2015-6-17 13:01:12

第一张照片应该不是70年代的,照片中的念慈桥建成于1984年10月。

拂袖。。。 发表于 2015-6-17 14:21:00

本帖最后由 拂袖。。。 于 2015-6-20 09:06 编辑

东方最红 发表于 2015-6-17 09:53
一张照片值铜钿者,到花园菜场建造前,时间相当长谷,一谷晨光三江口海船划有来,咸抢蟹,船老大用网出上来 ...

侬格余姚话缸得着格好够,赛过依回到70年代郎再.

贵金属现货 发表于 2015-6-17 15:39:36

东方最红 发表于 2015-6-17 16:03:06

拂袖。。。 发表于 2015-6-17 14:21
侬格余姚话缸得着格好够,赛过已回到70年代郎再.

土话要朵架话话钙谷,勿话得开,要失传谷,但是,余姚土话用书面写出来,确实叫关之谷难写啦,侬话是勿啦

雨露208 发表于 2015-6-22 13:40:40

txdy111 发表于 2015-7-13 10:42:26

这个菜场可能不是余姚最早出现的,有房顶的菜场,原桐江桥菜场可能就比它早。愿桐江桥菜场在现在的华联商厦西门、逊埭路、老干部活动(原三小)对面

一碧涵空 发表于 2015-7-13 20:23:37

江桥头菜场是姚城菜场鼻祖。

拂袖。。。 发表于 2015-8-17 12:23:07

看到老汽车转向箭头的图片仍觉得新鲜实用

05844 发表于 2015-8-18 17:48:06

05844 发表于 2015-8-18 17:48:28

拂袖。。。 发表于 2015-9-13 10:08:04

本帖最后由 拂袖。。。 于 2015-9-13 17:24 编辑

新增图文二组

拂袖。。。 发表于 2015-12-12 11:34:24

   新增图文一组

斗门伊人 发表于 2015-12-12 12:34:15

记忆犹新

05844 发表于 2015-12-13 07:38:00

拂袖。。。 发表于 2015-12-12 11:34
新增图文一组

楼主早上好,第一张照片拍摄时间不会早于1984年10月。

斗门伊人 发表于 2015-12-13 12:48:52

后面三张已经是彩色照片了,应该不会太早。特别是箩筐那一张好象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县招待所已拆掉,太平洋还未建好。那个地块上的临时交易场地。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姚城老照片里的那些亊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