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2943|回复: 4

[余姚本地旅游] 【余游记】话说阮家

[复制链接]

38

帖子

316

威望

109

金币

小学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0-6-10 2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属地:浙江
早春的一个下午,寒气依然逼人。我走进了黄婆岭下的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阮家(旧属慈溪)。几位在溪边洗衣的姑娘,抬头向陌生的来客笑笑。阳光淡淡的,散乱地撒落在爬满青藤的卵石墙上。
就沿着一条卵石坡路慢行。这条路环村一圈,是100年前阮顺三、阮祖荫两位乡贤出资修建的,至今仍被称作顺荫路。路边的鸡鸭们很悠闲,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老屋厚厚的木门,早被岁月蚀成斑驳的褐色,露出一根根突兀的木筋。走近时,偶尔还响起几声狗吠,一种恬静不经意间就泄漏了出来。山村安静得像一幅水墨画,美丽、清秀、沁人心脾。不知不觉间,就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闹。
阮家的始迁祖大维公卜居相山已400余年,阮姓是这个古村唯一的姓氏,这种状况一直到上世纪的50年代初才被打破。旧时的阮氏宗祠在村口的樟树桥头。据“敬思堂”碑记,光绪四年(1878),阮氏四十五世孙阮懋和阮襄甫重修宗祠,两位都是大维公的十三世孙,推算其始迁相山的年代应该在明嘉靖中叶。“嘉靖丙辰(1556)倭犯慈谿”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因此笔者猜测,阮大维迁相山可能为了避战乱。祠堂旧有前后两进及两庑,中有戏台,四周围墙,正厅悬挂“敬思堂”金字匾额。祠堂规定:族人只准栽树、不准伐树。因此,樟树桥头古松参天,整个村子都在大树的遮蔽之下。民国二年(1913),阮襄甫之子阮祖荫发起办学,祠堂作为相山小学校舍近30年,为周边山村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上世纪的60年代,称之为“美轮美奂,庙貌巍峨”的祠堂被拆除,如今,只有半截残碑还躺在断垣残壁之下。
“好好好,文明教化输入阮董王(相岙主要是阮、董、王三姓)。相岙地僻人烟少,民二立学校,开办至今朝,热心全靠诸父老。愿我同学努力读书本领渐渐高。来来来,大家快来快来新校舍。新新学校面山开,幸福在吾代,相山增光彩,敬思堂中育胚胎。愿我相山尽是中华民族栋梁材。”这是相山小学的校歌,歌声从耆耄老人没了牙齿的嘴中唱出,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遥远的岁月。
顺荫路口就是相山小学创始人、校歌作者阮祖荫先生的故居。大门朝东北,门前十二级长条石步阶透出岁月的沧桑。阮祖荫的孙女、80岁的退休干部阮茜茜老人告诉笔者:“我在这院子生活了17年,1950年2月参加工作以后就没有回来住过。小时候走进大门,抬头看到‘钦褒节孝’的金字匾,我常常在匾下玩耍。”时隔60多年,如今跨进大门是一片狼藉:门厅不复存在了;三间堂前摇摇欲坠;堂前两侧各五间二弄的重檐楼房,右楼早已消失,左楼也几近倒塌;杂草丛生的天井还剩一只考究的石凳,似乎想告诉人们它曾经的身份,又仿佛在等候当年的主人。我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拨,眼前的小院该是何等的温馨、何等的有生气?民国闻人陈布雷与陈叔谅兄弟俩,凡回乡省亲,必定来拜见祖荫表叔,何况阮祖荫堂兄阮顺三还是陈叔谅的泰山。到了农历的年底,儿子们从宁波、从乌镇回家过年,小院里四世同堂,更是红红火火、其乐融融!
阮茜茜老人说:“祖父一生坎坷。太婆没生育,太公阮襄甫典了王家女子。不料孩子尚在腹中,太公就过世了。后经王家族人协商,太婆让所典女子住进了阮家的小屋。这个遗腹子就是我祖父。祖父当时只能认太婆为娘,不能叫自己亲娘,内心肯定很苦。直到太婆去世,祖父才将亲娘接进大屋。我小时候见过王家太婆,她见到孩子笑眯眯的,很慈祥。她去世的丧事是按女主人的身份办的,很隆重。每年正月初一,祖父一早就带我们走一里路到王家祖堂祭拜,缅怀他的亲娘,然后再到下虎庙的后山祭拜祖坟。”
“阮恒德堂国药店是高祖父在嘉庆年间创办的,生意一直长盛不衰。据说有‘吃过阮恒德的药,就算死了也认了’的说法。现在乌镇应家桥南堍的阮恒德堂,是咸丰兵燹以后重建的。”阮祖荫的孙子阮道璇老人如是说。“祖父天资聪明,爱书法,平日多临右军之帖,且深得其法。沙孟海少年时曾跟祖父学过书法。为了书法,祖父将阮恒德堂早早交与我父亲阮谟恭打理,自己只是偶尔到乌镇小住指点。‘阮恒德堂’的匾额就是祖父的手迹。陈布雷先生好几次动员他表叔去上海发展,祖父就是不肯。”笔者到过乌镇的阮恒德堂,只是大门紧闭,未能见到匾额,不知道大门砖雕上的“阮恒德药材”是否阮祖荫先生写的。
在抗战时期,小小山村也有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阮训恭,这位生于光绪年间的富家子弟、阮祖荫先生的长子,在民族的危急时刻,响应“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号召,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他参加了我党的民运工作,时任慈西区办(今妙山至丈亭一带)副主任。这个古老的四合院,也因此成了迎来送往的红色保垒户。今天,矗立在天井头岗、由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题词的纪念碑,碑文铭刻着郑天民、阮阿训(即阮训恭)等十五位同志的名字。阮道迪,阮顺三先生的嫡孙、陈叔谅的内侄,当年放弃求学的机会,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四大队。陈布雷获悉后曾捎亲笔信给阮道迪,肯定了小道迪抗日的热忱,让他到重庆读书,长大报效国家,阮道迪不肯去。阮道迪的从军十分偶然。1941年12月,大队附林达率领的五支四大三中和新四中队100余人,在长溪岭遭到从二六市方向过来“扫荡”的日伪军三四百人的袭击,部队寡不敌众,在歼敌20余人后撤退。撤退中地形不熟,敌人又越来越近,在这紧急关头,恰遇当地17岁的青年阮道迪,阮道迪自告奋勇为部队带路,在敌人的包围圈合拢之前抢过唯一的石桥,突出重围。入伍后,他作战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一臂。1945年6月,年仅20岁的阮道迪被任命为新四军三北特务营三连连长,北撤后任人民解放军二十军六十师师部参谋。1949年1月在蚌埠牺牲,时年24岁。专程从宁波赶来陪笔者采访的阮利芳老师,带我走进一间楼屋,堂前钉着一块“家属光荣”的匾额。阮老师告诉笔者,阮道迪的家庭在土改中被划为地主,这间屋是通过阮道迪当年的领导周曼天将军与当地政府协商后才作为烈士旧居得以保留的。
“青山四绕出无门,半日从容坐竹根。目送溪流入东海,心随秋日照中原。石头绕路如人立,藤蔓和云落地繁。便合买牛耕谷口,人间何处是桃源。”这是明洪武间永新县令、慈溪人乌斯道咏相山的诗。如今的相岙阮家,除了石头不再绕路,青山还是四绕、藤蔓还是落地,依然是桃花源中的这般风景。

DSC_5689阮家顺荫路.jpg
DSC_7221乌镇的阮恒德堂.JPG
DSC_8421相岙阮家.JPG
DSC_8425相岙阮家.JPG
DSC_9141相岙阮家.JPG
IMG_135158由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题词的纪念碑.jpg
IMG_143907乌镇的阮恒德堂.jpg
上世纪30年代的阮家.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5

帖子

1万

威望

1万

金币

版主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16周年纪念勋章

发表于 2020-6-12 1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本帖已成功参加2020【余游记】游记征集大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3

帖子

1542

威望

2107

金币

大学一年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发表于 2020-6-10 23: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帖子

1693

威望

1037

金币

高中三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发表于 2020-6-10 23:1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赞 改个名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4

帖子

5万

威望

1997

金币

博士二年级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20-8-20 13:3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宁波市网络警察工作室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0108号

举报电话|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余姚论坛 ( 浙B2-20110426-4 )

GMT+8, 2024-3-29 00:55 , Processed in 0.1003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下载明生活客户端
下载浙江政务服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