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6889|回复: 3

口琴伴我四十年

[复制链接]

2047

帖子

4598

威望

795

金币

大学四年级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10周年纪念勋章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7-2-15 1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属地:浙江
本帖最后由 白鹭 于 2017-2-15 18:47 编辑

    我喜欢口琴,它不仅在于价格低廉、便于携带,更在于它吹奏简便、老少皆宜。
    口琴是一位叫布希曼的音乐家发明的。时间应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1821年。那年初春的一个上午,德国一个乡村,有个小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门口玩耍。玩着玩着,小女孩就突发奇想,从书包中拿出两片纸,一张上一张下紧贴在木梳上,然后把它放到嘴上吹了起来,想不到木梳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在此时,音乐家布希曼从此地经过,被这奇妙的声音所深深吸引。他走上前去,让女孩把木梳给他看。布希曼仔细地端详了这一“杰作”后,萌发了研制一种新乐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参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国古代的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吹奏原理,用象牙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我第一次听人家吹口琴是在一九七四年初冬,那一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有一天,去班主任张自华老师的办公室上交班级作业本,听到冯荣芳老师正在吹奏一曲当时新近上映的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红心照我去战斗》。轻松活泼、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使我从小就爱上了口琴。
    当时来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家庭情况普遍是人口多、收入少,遇到灾害年份更是捉襟见肘。每每望着供销社橱窗里面售价3元左右的口琴只能望琴兴叹。直到读高中以后,父亲将家里所养的一头猪买掉,给了我一些钱,我才买上了一把盼望已久的口琴,正宗的上海产“国光牌”口琴。
    起初我不敢把口琴带到学校里去,因为不到一年时间就要高考(当时学制只有二年),怕被老师骂我而分心是一个原因;其实自己刚刚开始学,吹得呜哩哇啦的,拿不出手怕老师和同学见笑是主要原因。一天夜自修结束,我回到了学校东侧凤山脚下的三官殿(临山中学初、高中远路同学的学生宿舍),一阵优美动听的口琴声随风飘来,循声寻去,只见高二一位同学正倚着宿舍东侧山沿边忘情的吹奏。如水的月光、天籁般的琴声和夜风吹着树、竹在晚风轻微吹拂下缓缓摇曳,犹如一幅奇妙无比的画卷,此情此景令我陶醉如痴。待到一曲奏毕,我大着胆子上前与之交谈,方知他是一位在临山中学借读的新新公社闻姓学生,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吹口琴,这时他为放松白天紧张的学习负担,在临睡前见缝插针,吹上几曲的。随后的夜自修一结束,我经常准时来到三官殿,先是听他吹,接着跟着学,学会了吹复音、吐舌音、抖颤音。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往事依然是我最温馨、快乐的记忆之一。
    回乡务农的三年间,我利用雨天生产队不出工、晚上收工回家等空闲时间,时不时地吹上几首。当《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在口琴明快、柔和、亲切悦耳的音色如冬天的阳光一样,在我们这个小村庄回荡时,就能吸引村里几位口琴爱好者。王国良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住在我家隔壁,大我10多岁,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接过我递给他的口琴信口吹奏起来。也奇了,如果说那把口琴在我嘴里好歹也算是学舌不错的鹦鹉的话,那么在他嘴里简直就是一只百啼千啭、妙舌生花的黄鹂了。一曲《在北京的金山上》刚毕,我们的掌声尚未停息,他竟将口琴放在鼻孔下面,用鼻子维妙维肖地吹奏起《社员都是向阳花》来。如此奇异和美妙,应证了三句老话:“三人必有我师”;“大美隐于野,民间有奇才”;“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没有文艺团队的演出和广场舞蹈队的表演,因此,吹口琴、拉二胡也就成了我们村青年人一种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当时我获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石人望老师的口琴讲座,就借用亲戚的收音机细细地听,慢慢地学,与本村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探讨,方知看似简单的口琴,要吹好它也是一件不易的事。
    十八岁那年,我首次离开父母,去嘉兴平湖、上海嘉定打工,我简单的行李中父母还是让我放入了那把口琴。或许当初他们不会想到,在平湖、在嘉定的无数个黄昏和夜晚,正是那把“国光牌”口琴给我带来了快乐,忘且了乡愁,打发了十八岁少年远走他乡的孤独和寂廖。
    一九八一年十月,我身着橄榄绿,来到了令年轻人向往的军营——83544部队,我的随身物品除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字典等工具书籍外,剩下的便是一把心爱的,已经焕然一新的“国光牌”重音口琴。也是这把口琴,伴我渡过了1095个日日夜夜快乐的从军生涯。
    在部队,战友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当然吹奏的高手也强手如林。记得我当兵的第二年,有一天傍晚,正逢周末,我从山上的哨所换岗下来,走在山溪边的公路上,一阵流畅的口琴声伴着风儿传来。抬头望去,在小溪的另一处,我发现有位战友正全神贯注地吹着口琴。当我走到他跟前时,他浑然不知。直到一曲终结,我便走上前去冒昧相问,原来他是江苏籍的新兵,姓柳,刚被分配到我们连。他说:“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一时不适应部队生活,难免会想家。”为了寻就精神寄托,于是坐在这小溪边吹口琴来了。当我问及他最喜欢吹什么曲子时,他答道:“在家时就喜欢郑绪岚的《太阳岛上》、苏小明的《军港之夜》……”他的音乐赏析度与我相仿,我们谈得颇为投缘,后来便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部队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每逢节佳日连队都要组织文艺汇演,这也是战友们展示各自家乡地方文艺特色的绝佳机会。如山东战友选择“山东快书”、安徽战友就选“黄梅戏”、浙江战友选“越剧”、上海的就离不开“沪剧”了,实在不行就来一段“三句半”。我以一曲《战士第二故乡》博得了全连战友的阵阵喝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十多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这其间我曾在姚做过工人、回乡当过农民、在部队参过军、在学校代过课、还在商店做过营业员,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但无论经历何种行业,所到之处我一定会带上一把心爱的口琴。从读高中有了第一把口琴起直到现在,我已换过四把不同音质(调)的口琴。大众化的口琴似一株极平常的树,那么这株树上则结满了一种最为我辈普通人所钟爱、所珍惜的果子,这种果子名字就叫快乐。带着这种快乐,如今,我又新添了一把德国BAMBERG24孔复音口琴,这把口琴将继续陪伴我迈向末来的人生征程。

    摘自自己的博客:临山卫83544(百度搜索)



口琴伴我四十 年

口琴伴我四十 年

三官殿东侧(当年学口琴的地方)

三官殿东侧(当年学口琴的地方)

我的老家(原跳头自然村)

我的老家(原跳头自然村)

新购的德国BAMBERG24孔复音口琴

新购的德国BAMBERG24孔复音口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7 收起 理由
ing512 + 17 帮你上头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44

帖子

2万

威望

6447

金币

硕士三年级

生活的自然,自然的生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手机达人水军勋章社区居民10周年纪念勋章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家有大厨社区劳模吃货勋章高中毕业证书初中毕业证书小学毕业证书余论老网友余论著名评论家

发表于 2017-2-15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有时候,我们等的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我们等的是时间,等时间,让自己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18

帖子

2万

威望

4335

金币

硕士三年级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忠实会员社区居民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7-2-15 17: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读着读着,仿佛也聆听了你的琴声
生容易,活容易,可生活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帖子

753

威望

991

金币

初中三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7-9-13 09: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属地:浙江
一直想学口琴,但是都是断断续续,没能坚持,能加个联系方式吗,好问问前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电话|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余姚论坛 ( 浙B2-20110426-4 )

GMT+8, 2024-4-25 06:51 , Processed in 0.11062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下载明生活客户端
下载浙江政务服务客户端